“沒有,他想守完孝再回京。可再過兩年佳欣就進不了京都女學了,所以哪怕他反對我也要帶孩子回京。”
說這話的時候,她眼神很堅定。
清舒說道:“你還是先跟舅舅好好商量,若是舅舅同意,到時候你們就與我一起回京吧!”
這意思若是顧霖不同意,她不會帶封月華母子三人回京的,這要路上有個岔子可就是她的責任了。
封月華原本還想請清舒幫著勸說下顧霖,看她這態度直接放棄了。
青鸞因為這事心裡很不高興,也不願留下吃午飯找了藉口說有東西要買硬拉著清舒走了。
出了顧家,青鸞氣呼呼地說道:“今年的孝都不守完就要回京,莫怪外婆不要她辦喪事。”
清舒搖頭說道:“你當初為讓孩子留在京城唸書還不想跟著經業到任上了。將心比心,你也該理解她的這個決定。”
“姐,你幹嘛總向著她說話。”
清舒說道:“我只是就事論事,並沒向著誰說話。青鸞,我們與外婆血脈相連,可因為自身的原因也只能守百日孝。我們都這樣,又怎麼能苛責別人呢!”
青鸞不贊同這話,說道:“姐,她沒能為顧家延續香火外婆也從沒刁難苛責過她,後來又將杏姨娘送走讓舅舅膝下到現在只森哥兒一個外婆也沒幹涉。另外,她沒嫁妝進門外婆也沒嫌她,而且從進門她也沒為銀錢發過愁。這當婆婆的有幾個像外婆這般寬厚的?可她容不下娘也就算了,外婆死後竟一點都不傷心。姐,這人太涼薄了。”
清舒心裡不可能一點想法都沒有,只是她不像青鸞那般流露出來了:“若我跟你一樣次次見面都鬧得不愉快,到時候難做的還是舅舅。”
青鸞對顧霖倒沒怨恨,從福州到太豐縣他也是盡心盡力。顧老夫人病逝以後,他雖然沒病倒但整個人瘦得就剩一把骨頭了。
沉默了下,青鸞問道:“這麼說,你要帶她回京了?”
“舅舅要開了口,我肯定會帶了他們回京。不過以我對舅舅的瞭解,他不會同意舅母現在帶孩子回京的。”
過一年半載還可能會同意,現在百日都沒過就想著回京肯定不會答應的。不過這是他們夫妻的事,清舒也不欲多說。
青鸞說道:“姐,舅母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
以前瞧著挺好的,現在簡直不可理喻。
清舒倒不意外,說道:“都說妻賢夫禍少,其實女人嫁對了男人也一樣能讓自己越來越好。相反,嫁錯了男人不僅日子不好過也容易移了性情。”
好在青鸞嫁對了人,現在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的。這要嫁錯了人,清舒都無法想象後果。
“舅舅很好啊!”
清舒搖搖頭說道:“對我們來說舅舅是很好,但對舅母來說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好了,舅家的事不用我們操心,咱們顧好自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