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舒第二天清晨先去了梅花巷,與窈窈說了要去天津出公差的事,然後將一份書單給她:“等你休假的時候,與芯月一起去書局買書吧!”
她這次吃公差來回要十天到半個月。
“好。”
想著魯尚書的話,清舒又道:“昨日你爹在朝堂上呈奏希望將人頭稅改為田稅,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
窈窈一臉不解地問道:“娘,人頭稅我知道,是按照人頭來收稅,但這田稅是什麼?是按照田地的多少來收稅嗎?”
“對,以後名下田產多的就多交稅,田產少的就少交稅。”
窈窈蹙著眉頭問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按照田地的多少來交稅,對朝廷是好,可對那些沒租田種的佃戶呢?地主多交了稅,他們會不會將損失這些轉嫁到這些佃戶的身上。”
這個問題符景烯與清舒自然也想過,不過窈窈能問出來她還是很欣慰的。這表明窈窈不僅將書裡的東西都消化了,還能舉一反三。
清舒點頭道:“他們肯定會想將這些稅轉嫁給佃戶身上,不過到時候朝廷會下條文,地主收的田租不能超過稅後的三成。”
“他們會老實按照條文來嗎?”
對此窈窈是持懷疑態度的。
清舒說道:“不按照條文來的人,他們也不可能按規矩收租子。既制定了條文,那咱們一旦發現這類人就嚴懲,豎立了典型那些人自會收斂。”
做任何事都不可能盡善盡美了。想讓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變革勢在必行,不然終有一日朝廷不堪重負,那時天下再不可能安穩了。
窈窈點點頭。
清舒又道:“變法一旦實施勢必會損害許多人的利益,我擔心會有人打你們的主意。窈窈,接下來的日子你不要隨意出門,出去的話也必須帶足護衛,記住了嗎?”
也不是嚇唬孩子,而是以前就發生過類似的事。加上窈窈喜歡往外跑,告訴她這事也讓她有所防範,
窈窈立即應下,然後說道:“娘,那你跟哥哥呢?”
“你哥哥不用擔心他一直在家,外出也與大皇子一起。至於我,我也會帶足護衛的。”
窈窈還是不放心,說道:“娘,你這次出遠門一定要當心。”
清舒笑著說道:“現在變法又沒實施起來,那些人不會對我們下手的。不過凡事謹慎些為好,所以出門一定要讓護衛貼身跟著。”
窈窈點頭應下了。
又叮囑了兩句,清舒就坐著馬車離開了。
靠在車上,清舒看著手腕處的暗器說道:“許多年沒戴這玩意了,都有些不習慣。”
紅姑眉頭跳了下,說道:“夫人,既覺得有危險咱們就別去了。”
清舒並沒察覺到危險,只是以防萬一,所以出門時就將暗器都戴上了。她還想著,等回京以後也給兩孩子也弄些暗器好防身。
韓芯月看到清舒列的書單,頓時頭皮發麻。哪怕她下定決心好好學,但書單上的列書她一年都看不完啊!
窈窈笑著說道:“娘說你只需看前面三本書,後面的都是我要看的。”
韓芯月這才暗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