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舒離京兩個多月,易安憋了一肚子的話與她說。
兩人聊了大半個時辰,從朝政聊到婆媳爭鬥再轉到孩子。清舒說得嘴巴都有些幹了,可易安還興致勃勃。
清舒喝了半杯花茶後道:“蘇州的事辦完以後,我去了海州一趟。”
易安笑著說道:“我知道你跟盧郎中是在天津匯合的,所以我猜測你肯定是去了海州。說起來盧郎中他們的速度可真慢,你耽擱那麼多天都能趕上他們。”
清舒幫著解釋道:“盧郎中他們是北方人,而且他們以前很少坐船走得太快會暈船的。”
盧郎中病了一場,要再暈船非常危險。也因為船走得慢,所以清舒才能追上他們。
易安說道:“這次去蘇州你何必帶上這位盧郎中呢!如今功勞都被他分走了大半,你虧不虧啊!”
清舒搖頭道:“不虧,這次蘇州之行我收穫良多。”
“你說。”
“官府人員冗雜,地方上的賦稅花樣繁多,還有其他許多的弊端。這些問題都要解決,不然朝廷重負難行。”
易安點點頭說道:“這些問題皇上與我說過,還說一定要變革,這些沉痾要不治理大廈將傾。”
清舒笑著說道:“皇上是英明之君,必能讓百姓安居樂業,開創一個太平盛世的。”
“可惜皇帝不在這兒,不然聽到你這馬屁肯定喜笑顏開。”
清舒時間推了下,易安就勢倒在軟塌上了哈哈直笑:“怎麼,說你拍馬屁就惱羞成怒了?”
清舒轉過頭不理她了。
易安爬起來笑呵呵地摟著她,說道:“跟你開玩笑的,還真生氣了!朝中許多的舊制需要廢除,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變革這事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不然所有的努力都要付之東流,且還會引起社稷動盪。”
“我知道的。”
易安轉移了話題,說道:“小瑜怎麼樣?在海州那邊可還好?”
“不是很好。”
易安臉色瞬間沉了下去,說道:“我就說關振起靠不住的。關家其他都那麼爛,他們家還真能歹竹出好筍?”
見清舒不說話,易安道:“怎麼不說話了?”
“不知道怎麼說了。”
易安一看就知道事情比較大了,她故意冷著臉說道:“怎麼,怕告訴了我,我會拆散他們兩個了?”
清舒苦笑一聲說道:“小瑜自己不想和離,你拆也拆不開。”
“到底是怎麼回事?”
清舒搖頭道:“我不好說,你想知道到時候問小瑜自己,反正她明年開春後就回來了。”
“真的明年回來?”
清舒點下頭道:“長公主身體不好,小瑜一直都放不下,明年回京後她就不走了。”
“三個孩子都帶回京城嗎?”
清舒點了下頭道:“小瑜想給晨哥兒找個老師,讓我給他打聽下。”
“真因為掛念長公主,還是因為被關振起傷了心才想回京城?清舒,這事你不能瞞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