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餅的小夥子有點聽著不耐煩,提高了嗓門:“你在給我講大道理嗎?你說有啥可後悔的?每天就這樣做事情,就這樣的生活,如今生活的挺好啊。我還計劃著將來不樂意幹了,讓孩子接著幹,這樣還能有好生活。”
李若卿聽他說完,點點頭,感慨道:“也好!好歹有個做的事情,生活也好。”
“難道你是沒事情可做?”小夥子放下手裡的忙活,盯著他就這樣問。
李若卿顯得很無奈,說道:“現在沒有,也究竟不知該找什麼事情做。”
“你也不是本地的?”小夥子繼續問。
“不是,我也剛從北方過來,來了沒多久。”他回答道。
賣餅的小夥子好像明白了他的來意,直接了當就說:“那你來這兒就是找事情做的吧?”
李若卿道:“這個地方不清楚,有人介紹過來瞧瞧,看看能不能找個事情做。”
小夥子聽這樣說,活躍起來,道:“這個容易,你看這裡這麼熱鬧,周圍多的是。只要門口貼著啟示,十有八九是招工的。你趕緊自個去看吧,不用跟我在這裡費勁,浪費口舌了。”
李若卿無奈只好走開。辭別了賣餅的小夥子,往前面走去。此時趕上休息吃飯時間,街上的人陸續多了起來,身後的賣餅攤被圍住,忙碌了起來。
陸陸續續有人從工廠的院子走向大街,三五成群,有說有笑,卻匆匆忙忙,像被時間追趕的機器一般。
李若卿本來是想找個當地的問詢下情況,恰巧看到賣餅的小夥子,未想還聊了起來,談了一番話,吃到了“一味餅”。最後總算了解到一些這創革鎮的狀況,順著小夥子的意見、指點,他就可以有目的地去尋找,不會再盲目瞎轉。
所謂的經驗,也許不過就是這麼來的。
離開小夥子這裡,向路前方走去,他倒覺得心裡有了一些譜。一來知道這裡的特點需求;二又清楚招工僱員的流程,這樣就多少能夠使自己再少走彎路。
此時正趕上午休用餐時間,大街上人員簇擁,趕著去路旁的小飯館吃飯,穿梭馬路兩旁。把個李若卿毫無遮攔圍繞著。
李若卿穿插在人員當中,如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那裡顧得和這些人一樣,只顧著去吃飯。
走了約摸2里路程,看到一處候車廳。本是不大的廣告欄,貼滿了廣告,把欄裡原有的整體廣告,硬生生掩蓋住了。有出租房屋的;治病賣藥的;收售家電的;招聘公關服務的;通下水的;招裝卸搬運工;回收電子產品的;還有一大堆各種招聘。真個是琳琅滿目,魚目混珠,也是雜亂無章,鋪滿了整個大螢幕欄。
李若卿駐足觀望,盯著個欄是由左到右看一遍,從上而下看一遍,再來回掃視。看的是眼花繚亂,腦袋發熱,也不能確定個所以然來。畢竟初入社會,那裡知道該入哪門。看到這麼多混雜在一起,既是一時興奮,又不能做出個選擇。
讓他自己選,其實他真不知自己該如何選。在他看來,這一選,多半會是一種決定,決定自己未來的一個方向。
看來看去,他想問自己:“不選行不行?”眼下來說,不選哪裡行。事到如今,擺在面前,不是選不選的事情,而是不得不選。
這可把他難住了。李若卿是看了一遍琢磨一遍,琢磨一遍又檢視一遍。沿著候車廳轉了一圈,倒轉了兩圈,來回跺步,欲走還退。
有一刻,他感覺自己是如此猶豫不決。在他人看來,根本犯不著這樣。為什麼要這樣呢?猶猶豫豫,舉棋不定。不就是找個事情,選個行業嘛,還難為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