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稱中州,歷史悠久,民俗風情最是濃郁,基本一進臘月就能聞到年味兒。孫延來到鄭州之後,連吃帶逛的也不覺乏味,且沒過去這新鮮勁兒呢,顧博和沈南京就已陸續趕到。
這天孫延收到一個包裹,他知道是周潔寄來的,開啟之後只有一個疊得四四方方的小布包。周潔已經叮囑過好幾遍了,叫他千萬不要拆開看,而是帶去鬼市當中,等到了無路可走的時候再開啟。
孫延不知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既然答應了,也就好好地縫在褲管裡側,連神念都不去觸碰。
到了約定的日子,各地獲得進入鬼市資格的術人們全都到齊,由祝家的明月雙嬌帶隊統一趕往鬼市開啟地——渤海。
既然在海上,肯定是要乘船的,可這還沒進鬼市,孫延已經明顯感受到了氣氛不同。四大家族帶領的東、南、西、北四個聯隊統一登上游輪,各自分好了艙,卻絕不許他們之間互相接觸。吃飯、觀景……一切活動都是分開批次進行,完全就是軍事化管理。
孫延仔細檢視過,船上不但有荷槍實彈的警衛,更是有十多名築基大圓滿的術人和兩名金丹術士。
因為有祝月圓的關係,祝家對孫延照顧得很周到,他和沈南京、顧博還有王瑞的小孫子王麒住在一間艙房。
王麒才剛十六歲,還未築基,看起來是個沉默寡言的孩子,卻和孫延很談得來。他的父親是王天福的弟弟王天喜,也是王家最有希望認證中級煉符師的人。
“來來來,孫兄弟,你們一人抽一支。”晚飯之後無事,顧博索性拿出了卦籤要給三人卜卦。
孫延對這事不怎麼在意,笑著拈起一支。輪到沈南京了,他問顧博:“你怎麼不先來。”
顧博笑道:“外行了不是?卜者不自佔,哪有給自個兒算的。”
他拿著三人的卦籤看過,神色漸漸凝重,沈南京性急,見顧博半晌不出聲,忍不住問道:“怎樣怎樣?”
“孫兄弟這籤象……”
“如何?”沈南京倒比孫延還急。
顧博握著卦籤一時不知該怎麼解釋。這是一支中平籤,叫著“劉晨遇仙”,當中有個典故,講的是東漢時候劉晨和阮肇國二人入山採藥,在山中偶遇兩位仙女並與其結為夫婦之事。劉、阮二人於半年後得以返家,不想人間歲月已過百年,子孫歷經七世,皆不相識……
此籤如果按照簽譜來解籤的話,倒是沒什麼大不妥處,可顧博修習的是卜算之術,並非普通的解籤,只因這裡沒有其他算具他才暫借卦籤來測算的。
沈南京聽顧博講完劉晨遇仙的故事,笑著說道:“娶了仙女,這是好事啊,老孫他現在就和仙女搞物件呢。”
顧博聽了沒有笑,卻是嚴肅地對孫延說道:“孫兄弟,恕我直言,從今往後你諸事都要多加小心了。”
“哦?為何?”孫延見他說得鄭重,忍著笑問道。
“你看,”顧博手指卦籤:“這故事所講,不過是離故鄉、別親戚、遇神仙之事,而三者皆帶死相,恐怕你……將會有不測之禍、無妄之災啊。”
孫延見過顧博猜枚,知道他有些本事。這簽上說得什麼原本不重要,這樣解也有道理,那樣解也說得通,可顧博說過,他的本領就是能找到正確的解釋。
孫延收斂起笑容問道:“會應在什麼時候?”
“這不好說,”顧博搖頭,“這一簽是第五籤,應該會和數字五有關係,也許五天,也許五個月、五年……”
沈南京插口道:“那也可能是五十年吧?到時候老孫也七十多了,活夠本兒了。”
“不能!”顧博看他一眼道:“行善到頭福至,作惡到頭禍來,但凡禍福之期,沒有超過十年的,因為十就是卜算術中期數的盡頭,逢十便會歸一。”
沈南京聽得不大明白,但禍福什麼的還是懂了,便道:“可老孫又沒去作惡,怎麼會有禍事?”
顧博點頭道:“命數有‘正命、隨命、遭命’之說,不用鑽營而禍福自至的,叫做正命;行善得福,作惡得禍的,叫做隨命;做善事反得惡報的,叫做遭命。因此卜算命數,大要就是順隨、避遭、歸正。”
沈南京和孫延一樣,讓顧博說得雲山霧罩,只道:“你就直說吧,老孫這個能不能化解?”
顧博嘆道;“孫兄弟這是正命帶來的劫數,因緣已起,無法可破。不過劉晨畢竟也有還鄉之日,其中遭遇,就看孫兄弟臨機把握了。禍福相倚,牽一髮而動全身,兄弟你不可不慎啊。”
孫延思忖著點了點頭,顧博又叮囑道:“還有,劉晨遇仙的深意孫兄弟定要牢記,尤其在這女人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