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張胖子的疑問,周大人倒也毫不避諱的說道:“其實漢王殿下也並非想要幫助蜀中唐門,以他的身份一向是對於這些江湖門派不感興趣,敬而遠之。在他眼裡,江湖上的這些門派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動不動就打打殺殺,私心太重,比起軍隊來更加難於統御。”
張胖子點點頭,原來如此,這也比較符合漢王朱高煦的性格。他統軍時間長,習慣了身邊都是惟命是從,一聲令下就無所畏懼的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自然看不上那些成天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滿心都是地盤,成天算計利益的江湖門派。
不過既然漢王殿下和蜀中唐門之間並無交情,又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來這麼一出呢?
周大人微微一笑,說道:“其實漢王殿下要幫的不是蜀中唐門,而是葉楓葉公子。”
是葉楓?張胖子有些不解。
周大人說道:“之前在京城一案之中,漢王殿下被人陷害,幾乎是陷入了百口莫辯的境地,是葉公子相助才能揭發了太子一黨的陰謀,還漢王殿下以清白。在那一役之中,葉公子手持漢王殿下的這塊白玉牌,冒險潛回京城,與淇國公丘福共同剿滅城內的叛軍。而漢王殿下則隻身進入京營,以身犯險,穩住了京營的軍隊,斷了叛軍的外援。”
“在他二位的通力配合之下,才能揭破陰謀,消弭危機,總算二人也有並肩作戰的一份同袍情誼。經此一役之後,漢王殿下立下大功,更受皇上賞識,而太子身邊的那些想要陷害漢王殿下的亂黨也被一網打盡,說起來,漢王殿下還欠葉公子一個人情呢!所以這一次聽到江湖傳言,葉公子衝破重重險阻,前往唐家堡,漢王殿下發覺形勢有異,料想葉公子必有危機,因此才派遣下官前來走這一趟。”
周大人頓了頓,又正色道:“只不過漢王殿下限於自己的身份,能夠為葉公子所作的,也只有穩住唐家堡附近官軍這一點事情了。而且,此事只能限於我們三人知曉,一旦訊息外洩,定會對漢王殿下不利,切記,切記!”
穆將軍原本就是身受漢王殿下一手提攜起來的,此時自然是連連允諾,賭咒發誓絕對不會洩露半句。
而張胖子聽了周大人的話,卻感到有些意外。
在他的心目之中,對於漢王朱高煦,原本是沒有什麼好印象的。
朱高煦性格火爆,脾氣很不好,而且行事驕縱蠻橫,睚眥必報,他的惡名在京中是人盡皆知的。並且這幾年,他為了和兄長朱高熾爭奪太子之位,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多少支援太子的忠臣義士被漢王朱高煦麾下的那些御史們羅織罪名,參奏彈劾,一個個下獄問罪,發配流放的不在少數。
特別是一年多之前,他授意屬下上書陷害已經被貶官外放的天下第一才子解縉的事情,盡顯其手段的陰險狠毒,更加令張胖子覺得極其的反感。
解縉是誰?他可是解禎亮的父親,解禎亮可是葉楓和張胖子他們義結金蘭的二哥,如今他們全家都被下了詔獄,怎能令張胖子
不對漢王朱高煦感到痛恨不已?
然而今日,他竟然會主動對葉楓伸出援手,這的確大大的出乎張胖子的意料之外。
他想不到,漢王朱高煦這樣的人,竟然也有著這樣重情義的一面。
張胖子知道,軍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同袍之情,甚於手足”,大概漢王朱高煦常年統軍,軍旅的生涯讓他格外的看重這一種並肩作戰,生死與共的同袍之情。大概這也許就是漢王朱高煦的名聲雖然很不好,身邊卻還是有那麼多不畏犧牲,甘願任他驅使的忠心臣子的原因吧。
在加上葉楓這小子不但聰明,而且他身上似乎有著一種難以言表的特質,但凡和他接觸過的人,很少有不喜歡他的,看樣子漢王朱高煦也不例外,他一定也對葉楓十分欣賞,否則的話也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為了葉楓竟然會如此行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漢王朱高煦竟然會把這樣重要又秘密的事情託付給了周大人,足見在他的心中,周得麟已經是他可以完全信賴之人了。
想到這裡,張胖子忍不住有些酸溜溜的說道:“漢王殿下能以如此重要的事情相托付,足見他對於周兄的信任和器重,周兄未來的仕途有了漢王這樣的大靠山,真可謂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周得麟笑了笑,假裝並沒有聽出張胖子話語之中那酸溜溜的挖苦意味,解釋道:“其實漢王殿下這一次之所以選擇下官前來傳話,實在也是迫於無奈之舉。漢王殿下身份特殊,遠在京城,一舉一動又在眾多視線注目之下,若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派身邊的心腹之人出京的話,太過招搖,恐怕會引起他人的懷疑。”
“而下官此時正巧要去洛州赴任,因此若是繞道來一趟蜀中的話,不會引人注目,惹來那些不必要的麻煩。老實說,這個差事可病不輕鬆,下官還是第一次進入軍營,這軍營之中的肅殺之氣,卻是令下官感覺如芒刺在背,坐立難安哪!”
說罷,與穆將軍二人相視大笑。
張胖子心中卻暗自冷哼一聲,繞道?從清平縣來蜀中與去洛州,何止是繞道?簡直就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看起來,這位周大人雖然不在漢王朱高煦的身邊,卻儼然已經成為了他口中的那種“心腹之人”了。
三人在帥帳之中正說著話,忽然帳外有軍士大聲稟報道:“啟稟將軍,軍營外有人求見,自稱是來自唐家堡方向的使者,為傳軍令而來。”
帥帳之中三人對視了一眼,心中都暗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