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尋龍迷蹤卷一華山驚變> 第一章 英國公張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章 英國公張輔 (1 / 3)

京城,明月夜。

英國公的府邸位於京城東北,一處鬧中取靜的所在,這裡雖然處於鬧市之中,卻背離市井嘈雜,人流繁華,據說是當朝天子親自選定的位置,足以說明其對於英國公的寵信程度。

英國公張輔此刻正揹負著雙手,站在書房之中,對著中堂高桌上供奉著的那件東西長吁短嘆,默然無語。

中堂之上供奉著的,是一片形如瓦片一般黑黝黝的似乎毫不起眼的鐵鑄東西,然而張輔卻對其焚香膜拜,絲毫不敢怠慢,因為那便是傳說中的世劵。

世劵,也就是民間傳說之中的丹書鐵劵,是皇帝賜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權的憑證。其大小按照官爵高低共分為九等,外刻其功,內記其過,分為左右兩副,左幅存於功臣家中,右幅則藏於內府。

若有功臣子孫犯罪,除謀逆等十不赦大罪外,皆可取鐵卷勘合,折其功過予以減免,因而民間又稱之為“免死鐵劵”。

歷朝歷代以來,能夠獲得皇帝頒發鐵劵的,無一不是功勳卓著的功臣名將,而英國公張輔家的這一面鐵劵,自然也絕非輕易得來的。

張輔的父親張玉,本是元末名將,後來大勢所趨投降了明朝,隸屬於燕王朱棣麾下。他領兵鎮守北境,多次大破北元殘軍,深得朱棣的喜愛,倚為臂膀。

後來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張玉為大將,多次擊敗李景隆的大軍,為燕軍扭轉戰局。

後來在東昌之戰中,朱棣為歷城侯盛庸重兵重重圍困,為救朱棣,張玉反覆衝殺,終於令朱棣和另一大將朱能得以會合,突圍而出,他自己則因傷重力竭戰死沙場,時年五十八歲。

張玉戰死後,朱棣傷心痛哭,流淚不止,如失一臂。後來朱棣終於靖難成功,得登大寶,追贈張玉為榮國公,右柱國。

隨後其子張輔,也因在靖難之役中的戰功被封為新城侯,之後不久,便隨大將軍朱能遠征安南。

出征不久,朱能即在軍中病逝,張輔代替他指揮全軍,與西平侯沐晟相配合,歷時三年,終於滅掉了篡權奪位的安南胡朝,平定了安南全境,共計府州四十八個,縣一百八十個,戶三百一十二萬,朝廷設立交趾布政司,正式劃歸大明所有。

自唐朝滅後,交趾獨立長達四百餘年,如今又重歸中央,朱棣自然喜不自勝。等到張輔奉詔整軍班師回朝,朱棣親自在奉天殿賜宴招待,並賦寫了《平安南歌》。

論功行賞,張輔被封為英國公,歲祿三千石,還賞賜了冠服和無數的金銀珠寶,同時賜予的,自然還有這供奉著的鐵劵。

在外人的眼中,這自然代表著張輔深得皇上寵信,是無上的榮光,光宗耀祖。

然而張輔每每望著這高高供奉著的透著幾分神秘的鐵劵,卻總是感覺到後脊樑一陣陣發涼,有些不寒而慄。

作為一名行伍出身的武將,他如今已經到了能夠想象的最巔峰的位置了,皇上也賜予了一切能夠賜予的賞賜了,幾乎可以說是“會當凌絕頂”了,可是,高處不勝寒啊,絕頂之前,往往就是無盡深淵,稍有不慎,就會一失足而粉身碎骨。

畢竟,一切都要視乎於皇上的心思。

張輔望著眼前的鐵劵,感到那似乎不是一種榮耀的象徵,卻反而像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他的警告,一雙無時無刻不在監視著他的眼睛,令他遍體生寒,寒毛直立。

張輔望著鐵劵正在發呆,身後書房的門忽然被人一把推開了。

不用回頭,他知道在這個府裡能夠長驅直入來到他的書房並且不用通傳,膽敢直接推開房門闖進來的,只有一個人。

他心裡暗暗嘆息了一聲,輕聲道:“夫人,你來了?”

闖進書房來的這個婦人穿著雍容華貴,身材有些發福,身板卻挺得筆直,眉眼間帶著幾分驕橫之氣,一看就知道年輕之時也是經過戎馬生涯,並非尋常那樣嬌滴滴的深閨大小姐出身的。

這位正是英國公張輔的正室,敕封英國夫人的李氏。

李氏一闖進來,聲如霹靂,開口便問:“老爺可聽說了,武兒如今已經回到京城了?”

她口中的“武兒”便是她與張輔的長子,英國公世子,張武,當初為他取這個名字就是希望他能繼承張家的傳統,也成為一代名將。

只不過這個張武性格頑劣,喜文不好武,還自作主張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張痴”,意為痴迷讀書。這個混小子還成天和一班紈絝子弟們到處胡鬧惹禍,甚至還結拜成了異性兄弟,自稱什麼“京城四少”,真是不知所云。

然而無論他自己如何改名字,如何胡鬧,在父母的眼中,他依然是他們的那個親骨肉,那個胖乎乎的可愛的武兒。

張輔心裡又嘆息了一聲,到底她還是知道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