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來,當初在華山秘窟之中,他們也曾發現了大量這種墨綠玉石的礦脈。這種玉石十分奇怪,自身散發著寒氣,卻偏偏出現在炙熱無比的岩漿之側,這天下萬物的陰陽共存之道,果然是很神奇。
只不過要修建這樣一座宮殿,自然需要耗費巨量這樣的玉石,當初始皇帝又是從何處得到這樣的玉石的呢?難道說,在這巨大的地下洞窟之中,也有著一條這種奇特玉石的礦脈?
葉楓搖搖頭,想不明白。
或許是因為之前的機關設計太過厲害,又或者是因為始皇帝太過自信,自認為根本不可能有人能透過之前的那些機關設計,來到自己的陵寢之中,所以在甬道之中葉楓他們一直走到了盡頭,也再沒有發現有別的什麼機關陷阱。
不過,站在甬道的盡頭,葉楓他們還是不免被眼前的情景震撼得目瞪口呆,愣在了原地。
在他們的面前,甬道的盡頭有一扇封閉的門。
只不過,這是一道奇異的水晶門。
這道水晶門經過特別的打磨加工,異常的晶瑩通透,透過它,能夠把裡面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水晶門之內,是一個很巨大的上圓下方的房間,應該就是始皇帝的墓室了。
墓室之中立著數十盞巨大的油燈,長明不熄,把整個墓室照耀的如同白晝一般。
圓形的穹頂上星星點點,用無數的
明珠和寶石鑲嵌成了繁星密佈的天空,其中一顆很大的硃紅色的寶石和一塊純白無暇的白色玉璧,應該就是象徵著天上的日月。
這些珠寶形成的天幕在燈光照耀下流光溢彩,璀璨奪目。
而在地面上,用黃金鑄成了一副縮小了的秦朝版圖,江河大川,高山谷地,秦朝的三十六郡城池,甚至於邊塞綿延的長城,無一不是都歷歷在目,活靈活現。
四周的牆壁上則刻著美輪美奐的壁畫,大約畫的是始皇帝登基君臨天下的場景,百官朝賀,萬民跪拜,連天下無數的珍禽異獸也紛紛前來參拜,好氣魄,好風光。
在墓室的中心江河之上,有一條巨大的龍舟,龍舟上放著一個厚重華麗的棺槨,估摸著那大概就是始皇帝的棺槨了。
望著眼前這壯美華麗的場景,大家全都呆住了,張胖子更是喃喃自語道:“太史公誠不欺我也!”
這墓室之中的場景,與太史公在《史記》之中記載的幾乎是一模一樣,只是,除了一樣。
在停放棺槨的龍舟周圍,放著九隻巨大的形式古樸的古鼎,那應該就是葉楓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這裡所要找尋的,代表著天下九州的,大禹九鼎!
史記當中記載,當年大禹建立夏朝,收天下九州之金,鑄造成這象徵九州的九鼎,置於王室,代表著天下九州之地,都是屬於夏王朝的。
後來,夏滅,後世的商周之君都十分看重這象徵著王權的九鼎。
到了春秋時期,隨著周王室的日益衰落,各強大的諸侯對於天下都有了覬覦之心。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就曾經兵臨周都洛邑,當時的周定王派人前去安撫慰勞楚軍,楚莊王竟然公然詢問九鼎之大小輕重,暴露出了其有問鼎天下的野心。
戰國時期,最著名的**便是秦國國君秦武王嬴蕩,為人孔武有力,好與力士角力。其時秦軍強大連戰連勝,秦武王大喜,乃率領力士入洛邑,以窺周室。
看到了九鼎,他對周王說,代表雍州的龍文赤鼎是代表秦地的,應該歸秦國保管。
周王無奈,只得說九鼎沉重千鈞,實在是無人能夠搬動。
秦武王不信,與手下力士賭鬥,眾力士皆不能移動鼎之分毫。秦武王自負,用盡平生之力將鼎舉得離地半尺,卻不料力盡脫手,巨鼎落下砸斷脛骨,血流不止,當天夜裡就失血過多而死。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武王舉鼎”。
後來,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九鼎的下落卻變得撲朔迷離,無人得知。有人說九鼎已經失落,有人說它們被沉於洛水之底,甚至於後世的歷代君王,也曾多次重鑄九鼎,其中尤以唐代武則天和宋代宋徽宗的兩次最為著名。
可是誰能夠想到,這真正的象徵天下九州的大禹九鼎,竟然早就被始皇帝放在了自己的陵墓之內,千年以來靜靜的守在這裡,等待著尋找它們的人前來。
而現在,葉楓他們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