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不知道。
這個時候,他開始懷念起自己那個圓滾滾的義兄張胖子了,雖然他平時說話做事老石沒個正經的,看起來很不著調,可是他那滿滿一肚子的淵博的知識,可真不是吹的。
各種經史子集,包括各種稗官野史,江湖流言,只要他看過的,就能夠過目不忘,而且他博覽群書,天下間他不知道的事情,可真是不多。
要是張胖子現在在這兒就好了,葉楓忍不住開始想,這位義兄如今不知道正在哪裡逍遙快活呢。
了改大師看他沒有答話,知道他也所知有限,於是開口說道:“之前你所講的的確不錯,九鼎在周赧王死後,就落入了秦國之手。可是在這裡,歷史上卻有著兩種說法。”
“其中一種是秦國將九鼎帶到了秦都咸陽,史記中秦本紀就記載著,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周赧王死,秦從洛邑掠九鼎入秦。不過從此之後就再無記載,而且當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九鼎也沒有了蹤跡。”
“還有一種就是後世班固所著的《漢書》之中記載著,周顯王四十二年,九鼎沉沒在彭城泗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際,派了數千人在泗水中進行了打撈,終究是江水滔滔,無從尋覓,只得徒勞無功。”
“總而言之,上古流傳下來的九鼎已經不見了,而現存於世上的,則是後世帝王為了彰顯皇權而仿製鑄造的。其中又以唐時武週年間,和宋徽宗崇寧三年這兩次仿製尤為有名,不過都是憑空想象,早已不是原來九鼎的原貌了。”
葉楓聽得入神,只覺得大大增長了知識,問道:“原本九鼎是什麼樣子,史書上有記載嗎?”
了改大師搖了搖頭,說道:“關於九鼎的形狀樣式甚至鼎上的花紋究竟如何,史書上很少有記載。老衲只是在東晉的《拾遺記》卷二中,找到了這麼一段記載。”
他說著,把面前的一本翻開的書冊遞給了葉楓。
葉楓接過來一看,看見上面記載著“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為陰鼎,以雄金為陽鼎。鼎中常滿,以佔氣象之休否。當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將末,九鼎鹹震。皆應滅亡之兆。後世聖人,因禹之跡,代代鑄鼎焉。”
大概意思是這九鼎是用來測國運興衰的神器,後世帝王也紛紛仿效鑄造並供奉。
不過這其中的什麼雄金雌金,陰鼎陽鼎這些,葉楓卻看得一頭霧水,絲毫不明白。
了改大師微笑著對他解釋道:“這個雄金雌金,估計是指的鑄造之時使用的材料而言,而這個陰鼎陽鼎,則有可能是暗指鼎上的花紋銘文了。”
他看葉楓依然不太明白,於是繼續解釋道:“鐘鼎之上的花紋銘文,通常分為陰陽兩種式樣,陽文圖案凸起,而陰文圖案則凹陷。書中記載的九鼎五陽四陰,據老衲估計應該就是指的這個意思了。”
葉楓撓了撓頭,說道:“不過這《拾遺記》乃是一本志怪錄,它記載的這些內容究竟有多少可信,實在就不得而知了。”
了改大師笑道:“不光是在這本書上,老衲在《推背圖》上也解讀出了相關的讖語。”
葉楓不覺精神一振,《推背圖》被奉為天下第一奇書,自然可信度也是比那些個志怪錄要高出許多的。
了改大師說道:“根據解讀出的讖語,九鼎之上的花紋不但分為陰陽兩種,而且花紋其中還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傳說夏禹鑄造九鼎之時,將九州各自的名山大川,奇珍異獸都一一對應鐫刻在鼎身,其實不對。”
他頓了頓,壓低了聲音說道:“其實在九鼎的鼎身花紋之中,隱藏著關於上古卷軸的那個寶藏埋藏之地的機關圖!”
機關圖?葉楓不禁感覺霍然心驚,在夏商之時就出現了機關之術了?這委實有些令人難以置信。
了改大師看著他的表情,猜到了他心中所想,嘿嘿笑道:“你可不要小看了古時的機關技術,《墨子》
之中又記載,春秋時名匠公輸魯班曾經向墨子炫技,他製作的一個木頭雕刻的木鳥,腹中藏有機關,可以連續飛在空中,繞樑三日而不落。”
葉楓自然也曾經聽過這個傳說,不覺對魯班的神乎其技的技術大為讚歎。
了改大師接著說道:“可是墨子卻對他說,你的這個木鳥也沒什麼了不起,還不如尋常木匠製作出來的一個木轄,木轄按在車軸上,就可以負載五十石的重物,可是你的木鳥又有什麼用呢?只有對老百姓有用的技術才能稱之為巧,而對人民大眾沒用的就只能稱之為拙了。魯班聽了之後,大感佩服,於是就毀去了那隻木鳥,這個技術也支援失傳了。”
葉楓聽了,感覺到深深的惋惜,不過對於墨子的見解,卻也無言以對。
不過說起來也實在是,魯班的技術似乎已經超越了人們的想象,超越了他所在的時代,甚至於超越了幾千年後的現在,他怎麼會擁有這樣的技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