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願承認,但是他已經明白了程念真所講的究竟是什麼病。
程念真接著講道:“中毒之人,必定目赤耳鳴,精神恍惚,甚至出現幻覺,咽喉水腫,呼吸困難,這些馬大人通通沒有。由此我可以斷定,他絕不是中毒。”
聽說不是中毒,馬靖精神大振,喜色直上眉梢,連聲問道:“那麼我究竟是所患何病?”
程念真哼了一聲說道:“馬大人勿憂,你所患者,不過是傷寒而已。”
提起傷寒,屋裡眾人都是一愣。
傷寒病在東漢年間曾經一度肆虐,疫情所到之處,屍殍遍野,人人聞之色變。後來當時著名的張仲景集百家之長,著書立說,整理出了治療傷寒病的法子,後來晉朝太醫令王叔和整理編輯,成了《傷寒論》一書。
此後此書在民間廣為流傳,且受到醫家推崇,成為學習醫術者的必讀醫書,張仲景也被後人奉為“醫方之聖”。而傷寒病,到大明之時已經有許多年沒有出現過大疫情了,因而也漸漸被人們遺忘了。
如今卻說馬靖所患的就是傷寒之症,大家都是吃了一驚。
程念真對簡太醫斥道:“三陽經證多為熱證、實症,三陰經證多為寒症、虛症,如此基本的道理,在脈象之中竟然診斷不出來?馬大人身上的所有症狀,均是傷寒的典型症狀,以簡老先生的醫術豈會如此大意?”
簡太醫有些嚅囁著說道:“傷寒之症已經多年未現,原以為天下已無此病症,所以才,沒想到……”
程念真說道:“傷寒之症多由口入,不潔飲水食物,均易染病,尤其西北,牛羊之奶未煮沸更是易成病源,此病防重於治,馬大人想必也是飲食之上不注意才會染上此病的吧?”
一席話說得馬靖連連點頭,說道:“正是,正是,先前出巡之際因為口渴,曾經飲用過城郊牧民獻上的牛奶。”
由此可見程念真所言不虛,大家也都對她的診斷深信不疑。
程念真嘆息了一聲,道:“天下病症何止千萬,所謂妄言已無病症之說,天下庸醫,實在誤人不淺。”
簡太醫低頭不語,面有慚色,他身邊的弟子見辱及師尊,忍不住站出來厲聲喝問道:“你是何人,敢如此誇口,諒你一個小小的姑娘家,是何身份,竟敢辱及家師?家師在宮中為太醫,名滿天下之時,你才多大?”
程念真連看都沒看他一眼,只是淡淡地說道:“小女子確實沒有什麼身份,不過講到醫術,我六七歲起便開始背誦醫書,多年來跟在我父親身邊也習得不少了。畢竟這世間很多東西是要講求天分的,不是年紀大就一定行。”
這話說得那弟子怒火中燒,怒問道:“你父親是誰?”
一旁的葉楓笑了笑,說道:“這位姑娘的父親,便是天下聞名的神醫程三思。”
屋裡頓時鴉雀無聲。
程三思是當世神醫,據說太醫院中一半的太醫都曾拜在他門下,得過他的指點,都是終生受益。
這些年他行蹤飄忽,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是他逢人便誇口他有一個女兒,視為掌上明珠,乃是醫術奇才,小小年紀已經盡得他的真傳,這事已經傳得人盡皆知了。
想不到傳聞中的這個醫術奇才的程大小姐,就是眼前這個看起來年紀輕輕,毫不起眼的小姑娘!
再沒有人敢質疑她的話,馬靖的眼中閃出欣喜的光芒,既然是天下聞名的神醫之女為自己診治,料想絕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程念真這時站起來對馬靖說道:“馬大人請先好好休息吧,小女子這就下去開方配藥,必然可以藥到病除。”
馬靖聽了樂得嘴都快合不上了,連聲道謝。
於是程念真轉身再沒搭理簡太醫和他的弟子,直接走了出去。在她身後,葉楓和兩位義兄也跟了出去。
出門的那一刻,葉楓悄悄回頭看了一眼簡太醫,老頭子看上去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可是不知為何,葉楓中覺得他的臉色反而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