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虎騎在馬上,望著眼前高高聳立的玄武門城樓,心中不免有些焦急起來。
自從他按照楊溥所言,在宮城南面的午門之前佈設疑兵,虛立旗幟,引誘守衛宮城的禁軍,而自己親提京城巡防營主力來到宮城北面的玄武門之前,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個時辰了。
可是他的部隊還是被擋在玄武門外,一步也進不去。
本來楊溥曾經說過,他早已做了安排,玄武門並無禁軍把守,乃是一座空門。李飛虎帶著五千精銳,從這裡長驅直入宮城,奪取宮禁,甚至是生擒皇上,都應該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李飛虎對楊溥的話深信不疑,自從加入了這個反對漢王的計劃以來,他親眼所見,這位楊溥大人設下的計劃是何等精妙,計算是何等的周密,早就令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因此,他也才會把自己的一切前途,包括身家性命都賭在了這位聰明絕頂的楊大人身上,賭在了太子身上。只要今日事成,今後他李飛虎必定會飛黃騰達,一步登天。
他自小習武,苦練了十幾年,一雙鐵拳自信可以橫行江湖,可是多年來在軍中賣命,最後才混得一個小小的京城巡防營統領的職位,他心中一直在鳴不平。
恰巧在這時候,楊溥看中了他既是茹雲夫人的堂兄,又是大理寺少卿鐵無情的師弟的身份,何況他手中還握著京城巡防營的一萬雄兵。
楊溥前來拉他入夥,共扶太子,力保朝綱。
李飛虎其實對什麼太子之爭,朝綱穩定根本沒有興趣,可是卻被楊溥口中那錦繡前程打動了,自己苦練的這對鐵拳有什麼用?不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有人賞識,賣與帝王家嘛!
他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個足以令他揚名立萬,青雲直上的好機會。
所以他才會答應了楊溥,才會為他奔走忙碌,拉攏了自己的堂妹和師兄,這個計劃才能夠順利地開展。
可是即便聰明如楊溥這樣的人,也無法算盡所有的一切。
到現在,隨著計劃的一步步失敗,李飛虎不但狠心給自己的師兄下了毒,親手殺掉了自己的堂妹,如今還領兵前來攻打宮城,但是這些都沒有動搖他對楊溥的信心,對自己那光明輝煌的未來的信心。
楊溥也沒有說錯,玄武門果然沒有禁軍把守,乃是一座空門。可是自己的部隊花了一個時辰竟然還是寸步難進,全是因為在城門的門洞裡,多了一個人,一個老和尚!
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老和尚就手持一根木杖,站在城門之內。城門門洞狹窄,只容兩三人並排行走,大軍無法施展,他站在那裡倒真的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
他手裡那根木杖真的是厲害,霸道無匹,無論衝上去多少軍士,都是被一擊斃命,這樣剛猛霸道的杖法,李飛虎還是首次得見,實在難以想象是那樣一個乾枯瘦小的老和尚使出來的。
看著那個老和尚面前堆積如山的幾十具軍士的屍體,李飛虎心中也覺得暗自心驚,換作自己的話,這一對引以為傲的鐵拳,能不能敵得過他的木杖?
可是沒有別的辦法了,因為相信楊溥的話,認為玄武門可以輕鬆透過,他帶著部隊輕裝前來,沒有準備在環繞宮城的御河上架設浮橋所需要的木板,也沒有帶要爬上宮城城牆所需的竹梯飛索。
如今眼前這個城門是他們唯一的通路,而站在門洞中的這個老和尚,卻是他們唯一的阻礙。
可是無論這個老和尚如何厲害,他畢竟是個人,是血肉之軀,也會疲累,也會力竭。
李飛虎一直讓部下先用如雨的飛蝗箭矢齊射過後,再命令軍士衝擊。
這樣幾輪下來,雖然還是沒能成功的衝過去,但是這老和尚明顯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他身上插了好幾只箭矢,血流如注,他的動作已經開始遲緩了,李飛虎知道,距離成功的衝進去已經不遠了。
就在這時,一個軍士趕來稟告,從自己的後方,衝過來一股人馬。
李飛虎怔了一下,心想難道是京營的軍隊趕到了?
可是他們不是應該去對付宮城南邊午門守衛的禁軍的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呢?
他一躍而起,站在馬背上遠遠望去,有一支隊伍舉著火把燈籠正快速向玄武門這裡行進,看上去人數不多,不過幾百人。
近了一些,火光下他看清了這支隊伍居然都沒有穿著軍士的盔甲,服飾各異,手裡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的,竟然還有人手持菜刀木棍,這是哪裡來的一夥烏合之眾?
李飛虎正疑惑間,看見在這群人中擎著一面大旗,上面大書著“英國公張”的字樣。
他忽然明白了,這是英國公張輔來了。
早就聽聞手下來報,京城中各達官貴人紛紛攜帶家眷,甚至帶著家丁奴僕一道,躲進了英國公張輔的府中避禍。
看起來,這是張輔臨時集結了各家各戶的家丁奴僕們湊起了一支隊伍,殺過來勤王來了。
李飛虎此刻手握重兵,怎會把這區區的幾百烏合之眾看在眼裡?
他一揮手,身邊的副將湊上前來,他低聲吩咐了幾句,那副將馬上帶了一千精兵,迎了上去,轉瞬之間就把張輔帶的幾百臨時拼湊起來的雜牌隊伍圍在中心,動彈不得。
如果不是李飛虎顧忌到張輔在軍中的威望,不想傷他性命,所以只是命令部下困住他們,恐怕早就下令大開殺戒,把這一干人等殺得屍橫遍地了。
李飛虎有些得意的一笑,回頭看看兀自強撐著站在門洞裡全身浴血的老和尚,又看了看天色。
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按時間算,這個時辰孫殿臣也應該帶領著京營的軍隊入城了。
可是自己竟然還被一個老和尚擋在了玄武門外面,半步也進不了宮城之內,李飛虎的心裡開始焦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