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尋龍迷蹤卷一華山驚變> 京師疑雲 第五章 楊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京師疑雲 第五章 楊溥 (1 / 2)

楊文昌愁眉苦臉地從府衙回到家中,換下了官服,一個人坐在書房裡怔怔地發愣。

今日孫殿臣被殺的案子,實在是讓他憂心忡忡。堂堂朝廷三品武將,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厲鬼所殺,這樣的奇案,實在是讓他束手無策,無從查起。

如果他要是將厲鬼殺人的事情寫成卷宗呈送上去,先不說百官如何議論,因為此案涉及正三品武將,皇上又素來偏愛漢王,此事他是一定會過問的。查了半天,最後兇手居然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鬼,一旦皇上雷霆震怒,自己丟官事小,恐怕人頭都將不保。

想到這裡,楊文昌覺得心中苦悶,哀嘆自己流年不利,倒黴透頂,竟然會遇上這樣的案子。他拿起桌上的酒壺自斟自飲,借酒澆愁。

這時一名家僕走進書房稟報道:“老爺,有人求見。”

楊文昌此刻正心煩意亂,擺一擺手道:“什麼人?不見不見!”

家僕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可是這人,是老爺您的侄兒楊溥楊大人。”

楊文昌愣了一下:“侄兒?”

他這才想起了自己在京師中還有這麼一個侄兒。楊溥的父親楊文憲,是自己在老家的族兄,老實本分,是個普普通通的讀書人。可是他卻生出了楊溥這麼一個號稱天才的神童,算起輩分來,他確實是自己的侄兒。

楊溥自小就非常聰明,十歲不到就精通詩對,常常會妙語驚人。據說有一次他父親楊文憲因為一樁案件受到株連,被抓進縣衙大牢。家人都驚慌失措,沒有辦法,唯有他獨自一人前去縣衙向縣官求情。

縣官見他雖然年紀小,卻毫不膽怯,對答如流,想起他在當地稱為神童,於是一時興起,出了一幅上聯要他來對:四口同圖,內口皆歸外口管。

這是一幅拆字聯(繁體的圖字是含有四個口字),妙就妙在既說明了圖字中內外四個口之間的關係,又暗喻我乃一縣主宰,此間一切都由我做主。

誰料想楊溥想也不想張口便對:五人同傘,小人全仗大人遮。這下聯比上聯更妙,他把傘字拆開(繁體傘字拆開有五個人字),既講明瞭傘字的結構是一個大人字遮蓋著四個小人字,又巧妙地奉承了縣官老爺。

縣官聽了下聯十分高興,也很佩服他的機智和才華,斷定他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於是就釋放了他的父親。

後來楊溥在建文二年的時候,高中進士,被任命為翰林編修。後來靖難之役後,朱棣登基稱帝,聽說了他的才華,也很珍惜,在去年下詔冊立朱高熾為太子後,就任命楊溥為太子洗馬,輔佐太子的文理修養以及政事處理。

聽說楊溥為人謹慎廉潔,從不攀附權貴,對人也謙恭有禮,即使對待下屬說話也是客客氣氣。在京師數年間,除去每年年節會禮節性地送來拜帖和賀禮外,其實和楊文昌這個叔叔總共也沒見過幾面,所以難怪楊文昌一時沒想起他來。

雖然楊文昌心裡暗自奇怪這個侄兒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前來拜訪,不過他現在可是太子身邊的紅人,所以還是趕緊起身,一面吩咐家僕請楊溥進來,一面整理衣冠準備相迎。

不一會兒,一個三十出頭的青年文士大踏步走進書房。一身樸素的布袍,白淨面皮,留著修剪整齊的短鬚,看上去精神而內斂,正是楊溥楊弘濟。

楊溥一進門就對楊文昌長施一禮:“經年不曾上門請安,乞請恕罪,叔父一向可安好?”

楊文昌趕緊一把扶起:“弘濟賢侄,一切安好,快請入座。”

兩人分賓主落座,寒暄已畢,楊溥雙眼一掃,就看見了桌上剛才楊文昌自斟自飲的酒具,微微一笑:“叔父可是還在為今日天策衛指揮使孫殿臣的命案而煩憂?”

楊文昌一怔:“賢侄也已知道此事?”

楊溥道:“京師才多大點兒地方,加上孫殿臣乃新任的漢王護軍指揮使,漢王多大的名聲,不到半日,這京師中就已傳遍。不過侄兒對於詳情倒也不甚瞭解,叔父可願相告,或可為叔父分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