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上暫息一瞬,看臺上,數萬人的交談也驟然低了一層——兩息之間,這決出的形勢令無數人都猝不及防。
好漂亮的劍、好從容的劍,好強硬的劍。
你可以認為少年不強,但這樣的劍,四天下來,還真只能在這襲青衣身上看到。
無怪乎有此人與尚公子誰劍上造詣更勝一籌的爭論了。
而比起劍招之美,令更多人驚訝的,其實是楊顏驟然狼狽退開的行為。
因為每個人都還記得,楊顏在面對張宗元時,也是支撐了三個回合,而後被逼出了這道身法。
但張宗元有如此之強的壓迫力是正常的,這四生少年何以能為?
只有極少數劍詣深厚、眼光敏銳之人才看出答案。
漂亮、從容、強硬.都不是少年劍技之強的核心。
只要一數便知——三個回合,楊顏出了兩刀,裴液出了六劍。
展翅、破土、援樹、踏水摘鱗、援樹、清鳴。
真正在少年和其他劍者之間建立起門檻的,是“連貫”二字。
上一招用到一半,忽然抓住其中一個契合的發力節點,就毫無滯澀地轉為下一招,而且總是最快、總是最合適,他不是以一個個分明的招式與你對鬥,而是把整套劍作為隨心所欲的武器。這樣的掌控和劍感,令習劍之人觸目驚心。
一門劍可以學成什麼樣,大家上限是一樣的;但一門劍可以用成什麼樣,每個人的上限是不一樣的。
所謂“天才”,正在此中。
而除了“連貫”以外,在這六劍之中,還有更不易被發現的兩個字——“層次”。
【展翅】到【清鳴】是一條長線,剩下四招則連成一條短線。
短線在中,長線在端;短線在前,長線在後;短線在上,長線在下。
有的人看劍只見其威,卻不見其妙與美;有的人能感其美之驚人,卻不知其所以美,而這,正是兩息六招之間,裴液從容將軍楊顏之內理。
谷雲扶早已忍不住撫掌,把自己剛剛心中所想一概推翻,扶欄傾身喃喃著:“‘裴液’.”
旁邊,這些日子正在研讀蟬部的李蔚如則緊皺著眉,輕輕叩著桌子:“這【清鳴】,是怎麼突然出來的?”
而場下擂邊,尚懷通支肘倚在氅中,重重地挑起了眉,忍不住握了握身邊新劍的柄。
擂臺之上,退走的楊顏從新緩緩走近。
裴液笑:“我以前沒有對你用過這種打法吧。”
楊顏警惕地搖搖頭,重新立刀。
“當然,因為現在我要贏你了。”裴液笑道,“先給你提個醒,一會兒贏你,還是剛剛那幾招。”
他一斜手中長劍:“來吧。”
楊顏學會的一大教訓,就是打架時不能聽此人說話,但出招的主動權他當然還是要的,在裴液話音落下的一瞬,他就奮身而上,長刀烈烈斬了上來。
一瞬間進入激烈的交擊。
這一次,楊顏放棄了以《吞海》為主的打法。
面對張宗元時,其人每一棍楊顏都難躲難防,只能以《吞海》來接,但裴液力量並不勝過自己,也沒快到反應不過來的程度,他是可以以招對招的。
何況《吞海》是吞吐力量的奇刀,但在少年的【展翅】面前,一不留神反而自討苦吃。
於是他乾脆不再自縛手腳,就以劈格刺挑對劈格刺挑,只在機會絕佳的必要之時才用吞海之刀。
於是場面頓時變得十分好看。
兩人本就俱是快刀快劍,楊顏刀路敏感近妖,裴液劍術精妙如神,此時以快打快以險博險,一時間擂臺上刀光劍影片片如雪,碎銀裂珠不絕於耳目,黑衣青衫淹沒在閃爍變幻的光影之中。
看臺之上歡呼愈響,冥感了許久那樣的沉重玄奇,這樣的真刀真劍的打鬥亦是別樣的好看。而隨著時間的進行,許多人都驚訝地發現——就這樣單純激烈的硬險之鬥,這種楊顏仗以贏下張宗元擅長之處,這位裴液竟然也絲毫不輸!
甚至猶有不,明顯勝之!
固然力量稍遜,但少年的劍總有連環不斷的精妙設計,楊顏本是先攻,連連而進的,但十息之後,他就退了一步;二十息之後,步伐就再沒前進過。
三十息之後,任何一個人就都已能看出其支絀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