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叫你一聲喬師弟啊,你是不知道呆在實驗室有多苦。這麼跟你說吧,為了這個專案,我又有整整大半年沒休息過了。
真的,這大半年一天都沒休息過你敢信嗎?說了你可能不信,這麼長時間我就睡過三晚好覺,還是跟老闆出差去參加一次會議。
不但我是這樣,課題組其他人都差不多。平均每天睡覺時間不超過六個小時。996算什麼?我們才是真的007!
你就說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了好結果,結果因為人為原因沒記錄下來,就算我放過他,其他人能放過他嗎?”
劉浩開啟了瘋狂吐槽模式。
喬喻點了點頭,然後有了深深的擔憂。這棟化學樓不在主校區裡是有道理的。
就不談實驗樓本身的危險性了,換了他這麼長期呆在實驗室,心理八成會出現點問題。這棟樓裡應該配備一個心理醫生。
真的,本來他覺得自己跟陳師兄已經夠辛苦了,不過現在看來,陳師兄的潛力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這讓喬喻也認真起來,問道:“先不聊這個了,我看你們每次需要用觀察凝膠內部的孔隙結構和網路均勻性,這個是直接影響材料的可修復性對吧?”
“不止如此。你看這直接影響到關鍵功能基團,只有網路結構均勻,說明形成了動態共價鍵跟氫鍵。這個你可以結合紅外光譜看。”
……
就這樣一問一答,很快喬喻把整個流程,以及測試結果的相關性都瞭解得差不多了。
因為時間關係,喬喻順帶著又在實驗室裡吃了頓晚飯,當然這次又是劉浩開口拜託陳江去食堂給大家帶的。
每個人都一樣,一份盒飯,一瓶礦泉水,十分鐘就解決了一頓飯。
當然也就是燕北大學的食堂足夠便宜。不然每天這樣吃,很容易讓請客的返貧。
也就是這一下午實驗室裡,一批新材料又在進行各種測試,收集記錄資料。總之實驗室裡所有人都挺忙碌的。
就連陳江也一樣,根據喬喻觀察發現,因為每次合成都需要調配溶液,所以髒瓶子在不停的產生。
整個實驗室說白了就是一條更先進且專業化的流水線,一點都不高大上。
“我瞭解的差不多了,不過這次我得好好想一想怎麼處理。這些資料我得帶回去,你知道的,上次那個問題非常簡單,但這次好像有點麻煩,我得想想別的辦法。”
把所有需要了解的東西都搞明白之後,喬喻跟劉浩很直白的說道。
不是他有所保留主要是這次問題的確比上次複雜的多。
而且正如陸教授說的那樣,實驗室資料不夠。好吧,其實不止是不夠那麼簡單,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向,這就讓不管是建模還是設計模擬模型,都非常困難。
哪怕設計出來模型也不具備泛化能力。就算強行設計,最終可能也無法明確知道實驗方向,最大的可能還是反覆報錯。
上次的情況是在不同的三種溫度下,另外兩種溫度已經有足夠多的資料支撐,做完對比之後很容易就能分析出問題出在哪裡。
只要透過閱讀別的文獻,找到500K跟其他兩種不同的溫度,可能發生的不同化學反應就足夠了,就能有大致的判斷。
說實話,劉浩多少是有些失望的。
但仔細想想,其實這才是正常的情況。畢竟喬喻不是神……
真要說起來,他在這方面的經驗可能還不如陸教授豐富。
只能說上次喬喻一天就把問題解決的事實給了他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不過話又說回來,起碼喬喻沒像陸教授說得那麼死,多少還是有些希望的。
於是劉浩立刻說道:“沒事,你儘管帶回去分析,如果需要的話,我們這邊每週都有新資料出來,到時候我讓陳江給你送過去。”
“那就行,對了,我覺得陳江師兄記性特別好,光洗瓶子有點浪費了。畢竟記憶力好,有時候對於我剛才提到的那種情況說不定會有幫助,動不動就把人往樓下扔,太可怕了。”
臨走前,喬喻開了句玩笑。
“哈哈,其實研一期間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不過你說的對,回頭也該讓陳江做做其他事情了,正好我們這個課題感覺人手不太足,回頭我跟老闆說一聲,再調個研究生過來。”
劉浩也打著哈哈說道。
咋說呢,看在這位搞化學的陳師兄時隔半年還記得他喜歡喝什麼味奶茶的份兒上,喬喻是真不介意隨口說句好話。
反正對他沒有任何損失,而且記憶力特別好的人,記恩應該也記得挺久吧?
……
跟劉浩溝通完畢後,喬喻又跟實驗室其他人打了聲招呼,便拍拍屁股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