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二百三十五章:人證物證俱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三十五章:人證物證俱在 (1 / 4)

朱棣聽了,更是臉色凝重。

張安世這番話,確實揭示了一個可怕的真相。

若說這些人,是一個商行,這個商行的規模,可能比棲霞的商行還要大。

從造船到出海,再到大批的貨物出入,圍繞著這個,多少人靠此為生。

張安世繼續道:“都說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陛下,這個案子要查下去,要殺多少人的父母呢?正因為是如此,所以這滿朝文武,可能有的人或多或少的都知道其間的一些事,可這滿朝文武,要嘛選擇三緘其口,要嘛則選擇與之同流合汙。”

“而陛下要徹查,又怎麼查的下去呢?誰砸這麼多人的飯碗,都是要命的事,所以……朝廷一旦查到頭上,有人寧願選擇自盡,也不敢被人拿住,就算拿住,也絕對不敢開口。”

朱棣聽罷,點頭連連,他皺眉起來:“那麼張卿……倒是認為,朝廷不該查?”

“誰說不該查?”張安世道:“一面在朝中,大肆結黨,阻止百姓下海。另一面,卻依靠壟斷,自己獨佔暴利,在這個過程之中,這其中的利潤,他們和與之勾結的大臣們佔了九成,分出一點湯湯水水來,給了所謂的百萬漕工,至於朝廷,還有國庫,卻只能將稅賦,壓在那些耕種土地的小民身上,綱紀敗壞到了這個地步,豈可因為他們裹挾的人多,便不徹查下去。”

朱棣頷首:“這樣說來,此案要徹查下去,殊為不易。”

他指著這姓曾的公子道:“你如何知道,此人是姓主謀之一。”

張安世道:“很容易,陛下,若是照著以往的方法,去順藤摸瓜,肯定是查不下去的,畢竟牽涉的人太多,阻力重重,所以臣略施小計。”

一聽略施小計,朱棣忍不住微笑。

張安世道:“臣一面,讓陳禮往寧波府,擺出一副要徹查到底的樣子,其實就是要讓這些賊子,誤以為內千戶所,要以寧波府為線索,徹查下去。因此,他們的注意力,也就在這寧波府上,以至鬧的整個寧波府,雞飛狗跳。”

張安世道:“可實際上,臣知道,靠這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臣命朱金,暗中開始收購大量的瓷器和絲綢。”

朱棣聽到這裡,不由得皺眉起來。

方才還在說欽案,怎麼又轉到了買賣上頭去了。

連胡廣等人,也大為不解。

只有那曾公子,將頭埋得更低,這個時候,他沒有鳴冤叫屈,似乎也在細細咀嚼張安世的話。

張安世道:“陛下……海貿最大的特點就是……運出越多稀缺的商品出去,牟利越高,而且一艘船裝載量有限,這就意味著,同樣一艘船,若是裝上糧食,或者是裝上其他價值不高的貨物,遠不如裝上價值不菲的貨物所得的獲利。”

張安世舔舔嘴:“明白了這一點,那麼即可知道……這些走私的賊子,他們主要出海的貨物,一定是價值昂貴,且是我大明獨有的絲綢、茶葉以及瓷器等物。知道了這些就好辦了。陛下,方才不是說了嗎?這是無數人的飯碗,是百萬漕工衣食所繫……”

“那麼……臣就挖他們的根。”

朱棣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有不少瓷器商賈,還有不少的絲綢商賈,走私商也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張安世道:“不錯,要出海,就要大量的囤積瓷器和絲綢,並且大規模的採購,這養活的,必是為數不少的商人,可臣派朱金,也以棲霞商行的名義,在暗中開始收購,這些掌握大宗瓷器和絲綢的人,一定會想辦法,與朱金接洽。”

朱棣點頭:“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何況,這些商賈,必然也意識到,現在朝廷突然大張旗鼓的徹查走私欽案,雖說朝廷未必能徹查到底,可至少,在這個節骨眼上,走私商一定會更加小心謹慎,這兩年內,走私的數目會大規模的減少。也就意味著,若是他們不能找到新的買主的話,可能要有大筆的貨物,砸在自己手裡了。”

朱棣聽到為了查案,居然花這麼多銀子,去收購絲綢和瓷器……不禁有些心疼。

張安世道:“棲霞商行名頭大,信譽也好,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背景不簡單,和私商買賣,畢竟要承擔風險,可和棲霞商行做買賣,卻又有安全保證。陛下您說,那一邊的生意一落千丈,可棲霞商行,這邊卻突然有了巨大的商機,商戶們會做出什麼選擇?”

朱棣道:“必然是想盡辦法,討好朱金,是嗎?”

張安世道:“不錯,所以,臣又讓朱金,丟擲了一個新的所謂專供契書。”

“專供契書?”

“就是棲霞商行,可以和商戶們約定一個底價,確保商戶們供貨,決不讓他們吃虧,同時也約定,未來許多年,可以源源不斷的讓他們進行供貨,可有一條,那就是……不允許他們給其他人供貨,所有生產出來的貨物,只能供應棲霞商行。”

朱棣:“……”

張安世道:“這就是給這些商戶們一個選擇,要嘛繼續喝私商一條道走到黑,未來他們的出貨是否還能穩定,朝廷對他們的打擊有多大,都是未知數。要嘛就是安安心心的,和棲霞商行做買賣,不但確保他們有足夠的利潤,而且可保他們安全無虞。”

“商賈就是如此,只要有利可圖,自然而然……便會想盡一切辦法,和朱金交涉,與棲霞商行,達成專供的契書……”

朱棣道:“伱如何確保,他們不會在這個時候,商戶不會去告密,使那些私商們,提前警覺。”

張安世笑了笑:“陛下您忘了,臣方才不是說,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嗎?從前是南鎮撫司,要斷他們的財路,就是殺他們的父母,他們一定要拼命。可現如今,攻守之勢異也,卻變成了,棲霞商行,成了他們的衣食父母,若是跑去和私商們通風報信,破壞棲霞商行的買賣,這也是殺他們的父母啊。”

張安世語重心長的道:“陛下,歷朝歷代,都講一個孝道,我大明子民,更以孝為先,沒有人幹殺父弒母的事的。”

張安世道:“不只如此,朱金聯絡了不少大商戶,可這些大商戶,幾乎都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保密。因為他們清楚,這件事現在知道的人還不多,他們大可以藉此機會,趕緊和棲霞商行談,而一旦訊息傳出去,人人都知道了棲霞商行在尋求大宗絲綢和瓷器供貨商的時候,對於他們來說,就等於無形之中,增加了許多的競爭對手。商業機密,有時候比朝廷的秘密要可靠多了,這朝廷就跟篩子一樣,有一點風吹草動,馬上鬧的天下皆知,而商業機密不同,這是真正影響到了個人的利益得失,有利可圖的事,商戶們怎麼會大聲嚷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