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不是那種貪婪的人家,王喜兒的弟弟也不是那種不知事的人。
兩邊商量妥當之後,王喜兒弟弟也不是不識人間煙火的書生,他早已經相中了一處店鋪,已經把租銀都商定下來,就等著王喜兒這邊點頭,那邊就能正式行事。
那間飯店的名字“王記家常菜店。”
王書記官親自取的名字,他言明,兩家只籤三年約,他認為有三年的時間,也足夠王喜兒孃家解決了那麻煩事情。
過後,王家在官府把店轉給王喜兒弟弟認定的家裡人,此事,日後就與王家再無關係。
王書記官出面之後,王喜兒弟弟應承下來,也不再執著一定要許王喜兒五成的利,而是順從王書記官的意思,只許下一成的利。
他的心裡還是覺得很對不住王喜兒,畢竟日後會因為這個店鋪,還會與舅家有些麻煩事情要鬧一鬧。
王夫人很是坦然,說:“那一成的利,就是我們家應付麻煩事的利。”
王喜兒把話轉給弟弟聽,她跟他說:“你認定了她,日後就不要負了她。她一個女人願意打理後廚,你還是再請上兩位大廚子幫襯吧。”
王喜兒弟弟很是沉悶的低聲說:“姐姐,日後我最多也就是考過舉人。
我想得明白,我學姐夫一樣,我考過舉人之後,我去尋一處學堂教書。
我從前是心懷大志,我一心想著努力上進,有一天,我也能出來當官為民操辦實事。
可是現在不行,我的夫子跟我說,舅舅家鬧出來的婚事,將來會成為我為官之路的擋山石。
我不想還不曾行事,就先把把柄送到別人的手裡面。”
王喜兒的心裡很是酸澀,王夫子早在這之前,就悄悄跟她提過,她弟弟如果一直不願意低頭,那他的為官之道算是斷了。
如王喜兒弟弟這般的情形,如王喜兒孃家的條件,她弟弟如果背景清白,只要科考上榜,也許還能使上力氣踏上了為官之路。
然而現在是王喜兒的弟弟就是科考有路可以走,這個自家造成的把柄,卻是會在第一關在品性上面,就會給人刷了下去。
王喜兒不敢跟孃家人說,她也瞧得出來,她的弟弟也不忍心跟父母說明這個事實。
王喜兒也不忍心勸自個弟弟忍一口心氣,就這樣算了,就這樣接納了表妹。
王喜兒弟弟瞧明白她面上的神色,苦笑著說:“那樣的一個女人,進了夫家門,只會讓夫家一家上下不得安寧。
我要是容忍了,只怕日後親情全無。我已經書信回去了,一封和離書,一封休書。
而且族中有人來問過我的意思,如果爹孃實在捨不得,由族中出面休了她。”
王喜兒不希望最終鬧到那一步,她在年後又趕了回去。
她看著如坐困城的爹孃,她說不出任何的抱怨話,她也不想跟他們說什麼安慰的話,只能悄悄的轉達了弟弟的話。
王喜兒的爹孃是一對好心老實人,這樣的人,在村裡一向人緣不錯,可在表妹嫁進來之後,因為表妹折騰出來的事情,也消磨得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