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氏一向知道蘇青芷為人坦然直白,如今聽她的話,她笑了起來,說:“你家大侄子心眼實,有人引導,才能早早開竅。
這要無人引導,晚上那麼幾年,基本功是紮實了,可是卻也不知他能不能堅持下去。”
明氏的感喟,蘇青芷很是有些明白她的意思,有許多人,就是這樣在半路走著走著落下了。
林家這樣的大環境,雖說家裡的風氣,是鼓勵兒孫們在學業仕途上面奮進,可是也不會一直支援下去。
畢竟家大業大事情多人多,有些支援通常會傾斜到年紀小而有天分的人。
其實這樣的事實,大家都能夠理解幾分,就是當事人也能明白無悔的接受下來。
林廣用雖說用心學業,可到底林望從夫妻沒有讓他活在虛空裡,因他長子的身份,還是會早早的讓他明白他身上擔負的責任。
他的運氣比別人好,是因為他嫡親的小叔,突然在少年時期反省過來有志在學業上面,以至於讓家裡人高看他一眼。
然後林望舒娶了蘇青芷入門,這門親事,就這樣平平瞧著,蘇青芷是有些高攀。
只是林家五房的人,一個個心裡還是明白著,只有藉著蘇青芷的身份,他們這一房的人才能平順與唐家人結交。
安甕城裡的人,只要是生活久遠的人,都知道唐家是值得相交的人家。
有關唐家老大人的事情,如今都成了傳說。
當官的人家,隨著官員的身份起起伏伏几乎是正常的事情。
只有唐家老大人在仕途上面,有一樣讓眾人羨慕不已,他是按部就班的提升,彷彿在仕途方面不曾經過風雨一樣。
唐家老大人平順的退下來,在朝中留下不少的人脈。
只是大家都瞧得明白,他的子輩對教書育人的興趣,比在官場為官還要有興致。
而他的孫輩年紀尚輕,如今還瞧不出有幾個有風頭的人。
當然大家是有些看好唐家老大人的外孫蘇豐道,可到底是隔了姓的孫子。
其實自從蘇青葙出嫁之後,蘇豐道和蘇青芷的關係就更加的親近起來。
在蘇家,他們兄妹有一種相依靠的心情。
蘇豐道願意和蘇青芷說一些明白話,他覺得她聽得懂。
蘇青芷在蘇豐道面前歷來放鬆,自然不會裝作聽不明白他的話。
有關唐家人脈的事情,蘇豐道很清楚的明白,那是唐家人的事。
唐家人待他親近恩厚,可他不能做那種白眼狼,去跟表兄弟們爭搶那些交情。
蘇豐道曾嘆息著說:“這一世,我們兄弟姐妹是欠了舅家的深恩。我要立起來,我不能讓我的兒女跟我們一樣再欠人深恩。”
蘇青芷明白他的意思,蘇豐道在學業上面的努力,以及在人情世故上面的深思,早已經超過他這個年紀。
唐家的家風不錯,可是那家都不可能全是心性寬厚的人,自然當中也會有暗藏得深的小心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