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芷暗自有些擔心起來,只能私下裡悄悄的教蘇青蕁認字。
她跟蘇青蕁說得認真:“蕁兒,我們這樣的人家,女子不識字不通道理,是會被人嘲笑。”
蘇青蕁跟著唐氏去過唐家之後,自然是懂得識字的重要性。
唐氏一定會讓蘇青蕁去林家族學裡上女子學堂,因為唐家人現在已經把蘇青蕁的名字報上去,只等著秋天開新班時,蘇青蕁直接去學堂。
學堂裡小女子們之間的爭鬥,雖說在蘇青芷眼裡不算什麼事情,然而蘇青蕁年紀小,卻是最易受傷的年紀。
蘇青芷跟蘇青蕁說:“蕁兒,我們家世不如人,家境也不如人,我們能靠的就是踏實為人,還有在學習上面落後與人。”
蘇青芷沒有心思讓蘇青蕁在學堂裡爭風光,她只想讓她在學堂裡平安度過那幾年。
蘇青蕁也不是好強的性子,她反而懂得蘇青芷為她著想的心思。
蘇青芷有時仔細想他們兄弟姐妹們的性情,她有些好笑起來,幸好兄弟們的性子都如母親唐氏輕易不認輸,而她們姐妹們,大約只有長姐蘇青葙的容貌和性子都像唐氏
蘇青芷和蘇青蕁兩人的性格,都是那種得過且過,過不了,才會奮力去爭一爭的人。
蘇豐道走後沒有多久,蘇家老大人不知從何處認識的人,聽說兩家有聯姻的意思,而那家的人,想瞧一瞧蘇青芷這個人。
蘇家老大人跟蘇家老夫人和唐氏說的時候,那是把日子都定了下來,直接把這對婆媳氣得說不出話。
蘇鎮磊反而是相信蘇家老大人的眼光,只看他的嫡妹們,就沒有一個過得不好。
當然蘇鎮磊的那種日子過得好,在蘇青芷的眼裡,也不過是面上的好過。
蘇家出嫁的上一代姑奶奶平時都不歸家,近幾年,過年的時候,她們一樣不歸家,只派家裡孩子們過來請安。
蘇青芷年少的時候,還是見過三個姑姑的面,她們和唐氏關係親近,待蘇青芷也親近。
唐氏有時提及那三個姑姑的時候,多少有些嘆息道:“這世間的男人,總是不明白女人所想所需要的。”
蘇青芷知道三個嫡姑姑嫁得自然比庶姑姑們的家世好,然而家裡的男人們一樣的能幹又多情。
每逢過年的時候,蘇青芷能遠遠的瞧一瞧三位姑爺,瞧上去都是非常有氣勢的人。
蘇青芷覺得這樣的人,只怕成不了大官,她想象中的大官們,至少面上要表現得平易近人。
蘇青芷聽說蘇家老大人的安排之後,她沒有覺得欣喜,只覺得無限鬱悶不已。
她寧願祖父大人如往常一樣眼中無她,而不是如現在這樣的關注她的終身大事。
唐氏的面色很有些不好看,她跟蘇家老夫人直言說:“母親,芷兒是非常不成氣的性子,只怕還要請姐妹們相陪著去。”
蘇家二夫人當時就應承下來,只是她只應承由蘇家六小姐相陪,說蘇家五小姐已經定下親事,就不要鬧出什麼不好的傳言。
蘇家老夫人見唐氏面上沒有反對神色,她跟著緩緩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