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的產業,經過她的打理之後,那店鋪的生意維持得很好,城外的田地,聽說讓人看管得很好。
蘇家二夫人心裡面自然明白,蘇家大部分的產業,將來都是蘇家長房的產業。
然而如今家裡有,有豐厚的有餘的,長房夫妻都不是小氣的性子,將來分家的時候,想來也能寬鬆一二。
蘇家二老爺悄悄跟她提了提,經過粱家分家的事情,蘇家老大人也動了這個心思,如今老人家正讓他們兄弟先尋一尋住處。
蘇家二夫人心動不已,她不想一輩子處在唐氏的下面,有機會當家理事,她也想證明她不會比唐氏差。
兩人提完正事之後,蘇家二老爺皺眉跟蘇家二夫人說:“那邊傳來的意思,既然葙兒和小三兒都能在十五過後成親,我們家這一個應該也不會計較月份。”
蘇家二夫人愣了愣,她想一想,把蘇家二小姐平時與她說的話,跟蘇家二老爺說一說,很有些感嘆的說:“她還是一個傻女子,嫁進那樣的人家,她如何與嫡庶兩個婆婆相處得恰當?”
蘇家二老爺嘆息起來,這門親事起心與他的惜才,事實也證明,他的眼光不錯,只是他的女兒的心性,如今還是經不住事。
蘇家二老爺想一想說:“葙兒是嫁了,要不然,讓葙兒帶一帶她,也許能擰過一些她的性子。”
蘇家二夫人想一想說:“她現在跟小九處得好,我覺得小九性子是悶了一些,卻不是壞心眼的人。”
蘇家二老爺頓時眼睛明亮起來,他笑著拍一拍巴掌說:“她跟小九處得好,這眼光不錯啊。
小九幾時是性子悶的人?那是一個能出手時候,絕對不手軟的性子。
小二要能有幾分小九的性子,她嫁後,我們也用不著這般操心。”
蘇家二夫人只覺得蘇家二老爺是心裡有這個侄女,才能總是看到她身上的亮眼之處,明明那樣一個悶葫蘆性子的人,他也能說出幾分精彩出來。
蘇家二老爺瞧著蘇家二夫人的神色,自從他長兄識人不清之後,這個家裡的女人們,對他們兄弟看人的眼光,總是持有三分懷疑。
特別是又經過蘇家三老爺挑選過那樣的一個女婿人選,如今女人們越發覺得蘇家男人眼光不太好,只怕是一脈相傳。
如蘇家老大人直到現在才發現蘇家老夫人的好,從前他可是一門心思全用在妾室的身上。
蘇家二老爺懶得跟蘇家二夫人多說,她就是有幾分心思就上臉的人,要不然,當年也不會被唐氏瞧著她心裡的打算。
結果是事還不曾開始,已經讓人記上她的不好。這也幸好唐氏為人大氣,雖說與她不再往來親近,可是從來不曾跟她真正去計較什麼。
蘇家二老爺當年是勸過蘇家二夫人,只是她面上是聽了勸,那心思卻不曾隱瞞得過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