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抽了一口涼氣,剛剛花的那十五個靈石都心疼好久了,這會怎麼又要花費?
極其不情願地從另一個兜裡掏出八十個靈石,交給了老頭,老頭一邊看得傻眼,這個小傢伙,也太會裝了吧?剛剛還以為把他的靈石都榨乾了,沒想到他還藏了這麼多的靈石,看來這小傢伙有點身家,一邊想著損招,老頭一邊幫他把玉片上的功法拓在他的竹牌上。一手交錢,一手交功法。
臨走時告訴他,這個功法,可不齊全,在沒入道者境前,想改練其它功法,還可以換,要是入了道者境,再想改,可來不及了。
秦重咬咬牙,謝過老頭,一溜煙地跑回了冶煉堂,要把好訊息與鐵柱師兄分享。
鐵柱師兄見到滿臉笑模樣的師弟,也替他高興,興奮地問到:“師弟,你有那麼多靈石,不是可以拓六本出來?”
秦重又懵圈了,“什麼六本?一共才二百八十五個靈石,滿打滿算,最多也就只能拓四本。”
輪到鐵柱懵圈了:“一本功法拓本是五十靈石,你不是有三百嗎?剛剛好是六本哪!你沒學過數學?”
秦重這才醒悟過來,怒氣上湧,幾乎要返回萬經堂找那老頭算帳。
老東西,比那個中年鐵匠還黑心,這一個照面,就黑了他四十五個靈石。
這筆賬,先記下,以後有的是時間找他算。
心裡恨恨地想著,面對師兄的挽留也不顧了,急匆匆地趕回居所,開始細細的讀那篇守一訣。
裡面有一段最重要的話“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正是守一訣的精髓。
守一才可入靜,入靜才可體外達內,使內外如一,方能入下一個階段導引訣。
秦重隱隱覺得,如果自己將口訣中的體外達內,就能守一了。
自己的外,是箭術,自己的內,則是天地感應篇和鐵匠教的錘法,如果兩者合一,不就可以將自己的境界穩定在三重了嗎?
如果自己以三重境去戰解暉,還用得著出錘子嗎?只用箭,就能把他的盾給射穿了。根本不會給他有機會出棍。
當下馬不停蹄,依口訣中所錄開始修練。
守一之法十日為小靜,二十日為中靜,三十日為大靜,大靜成功後“此神可睹”。
就是說,按正常修行速度,只要秦重堅持修習六十天,就能將自己的境界穩定在三重。此後,將進入淬體的下一下階段淬勁的三個重天修行中。也可稱為淬體四到六重。
淬體的淬氣境,就是七到九重。九重滿,則可以衝擊道者境了。
他並不知道,中年鐵匠藏於錘法中的功法,比他在萬經堂中看到的更為齊全,只要他修練得法,他的修行速度,將會比常人更為迅猛。旁人需六十天,他可並不需要。
中年鐵匠的本意,也是希望他在這裡能找到與自己所傳相統一的功法,以完成小傢伙自己的宿命。
因此,在這個機緣巧合下,秦重也走上了這條路。不得不說,命運之手,因果之環,一開始就在不停地擺動著。
無論是智如中年鐵匠,滑如守堂老頭,又或是一生都將處於紛爭旋渦的秦重,都逃不過,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