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外校、甚至是外省的學生,安父更喜歡招收本校、亦或是本地的本科生,因為“更好用”!
“兒子,今天都學習什麼了?”安父跟安母寒暄了幾句,看著兒子大口大口的吃完點心,然後就開始詢問兒子的功課。
安父知道,妻子對兒子的教育非常上心。
嗯,細算起來,妻子也是他的學生,只是不是研究生。
安父是八十年代初的公派留學生,學成後便回到了國家。
他是生物、化學雙料博士,剛回國的時候,很多大型企業、科研機構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但,安父沒有選擇那些單位,而是進入到了A大當老師。
那個年代,海歸非常少,A大為了能招攬安父這個真正的精英,真是展現了十足的誠意。
他剛到學校,就是副教授。
學校剛剛建成的教工宿舍,安父分到了一套三室一廳的高規格新房。
工資、獎金,研究經費等等,就更不用說了。
而安父入職A大的那一年,安母恰好是學校大三的學生。
學校太重視安父這個精英了,安父進入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禮堂進行了一場報告會。
報告會上,安父向學生們展示了自己在國外的科研成果,取得的榮耀、獎項。
安父還跟學生們科普了一下留學生的情況。
那時還沒有網際網路,人們對外面世界的認知,都是來自於電視、報紙,或是某些公知的宣傳。
而這些訊息渠道,因著各自的立場不同,很多報道過於偏頗。
好的太好、壞的太壞,反倒失去了事情本身的真實。
安父就比較客觀,沒有抹黑,也沒有刻意美化。
米國不是地獄也不是天堂,它就是一個很富足的國度。
有能力、肯奮鬥的人,米國就是他的天堂。
而那些沒有能力、又只會坐享其成的人,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照樣都過不好!
安父的話很是新穎,至少在那個國人盲目崇外的年代,絕對的標新立異。
安母剛滿二十歲,即將跨入大四,眼瞅著就要面對社會。
她的想法既有學生的單純,也有半個社會人的“成熟”。
作為天之驕女,她有著年輕人征服世界、放眼天下的熱血,也有著屬於女孩子的浪漫與羞澀。
而儒雅、端正,談吐有涵養、又不失風趣……這樣的成熟男人,簡直太有吸引力了。
安母瞬間成了安父的小迷妹。
只是,安母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跟生物、化學半點都不沾。
事實上,安母讀高中的時候,有些偏科,數理化這些對她而言,都是很痛苦的存在。
當初會去參加安父的報告會,完全是好奇心驅使。
畢竟安父頭頂海歸精英的光環,而在這個年代,國人對國外無比憧憬、好奇。
而電視報紙上的報道,大多都是老生常談,國人還是更想從親歷者口中得知更多的“真相”。
安母果然從安父口中聽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米國,也知道了國人在海外的真實生活狀態。
雖然跟自己以往的認知有些出入,但安母真的崇拜上了這位敢講真話、不隨波逐流的老師。
安母並不知道,她熱切關注安父的同時,高坐在臺上的安父,也在人群中一眼看中了安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