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各施毒計!
燕家向宋家開戰了!
這是最近兩日天都城熱議的話題,剛剛開始只是在極少數人嘴巴里面傳播,畢竟,朝堂上面發生的事情,大多數凡人百姓是沒辦法親身經歷的。後來不知道是被誰有心或無心給傳到了民間,便星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剛剛開始還有人懷疑,說現在宋家權勢滔天,宋老神仙又是西風修行界第一人,燕家又不是崔家,怎麼可能自尋死路去主動挑釁?
但是,很快就有八卦党進行深入分析,說這件事情一定是真的。你想想,先是宋拂曉攔截崔家小姐的座駕,差點兒把燕相馬給殺了。倘若兩家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的話,宋拂曉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做這樣的事情?
燕氏雖然不及宋閥背影深厚,根深蒂固,但燕相馬是燕氏的核心嫡系。而宋拂曉雖然姓宋,不過是宋家的一個奴才而已。孰輕孰重,一眼便知。
雖然後來宋拂曉跑到燕家門口負荊請罪,那也不是過是宋家在演戲而已。他們要當真在意燕家的態度,當初就不會施展那麼重的手段。據說燕相馬被宋拂曉打得半個月下不了床,小命差點兒都丟了,好不容易稍微康復,又被燕家給逐出家門燕相馬一怒之下消失不見,誰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燕家失去了一個嫡系血脈,一個監察長史。這筆帳自然是要找宋家討回來的。恰好有人將宋玉這樁事情給拱了出來,燕家立即在後面推波助瀾將水給攪混,為的就是拿下當初宋拂曉重傷燕相馬的幕後主使者大將軍宋玉。
你搞掉我家一個人,我搞掉你家一個人,誰也不要吃虧嘛。
當然,這是民間的一些野史傳聞。
身處時局之中的那些上位者,以及真正的利益相關者,他們皆清楚事情不會那麼簡單。
燕家想要和宋氏抗衡,除非得到了崔家的全力支援。不然以燕氏的一家之力,會被宋家給碾得骨頭渣子都不剩。
可是,崔氏的崔家小姐和宋家的宋停雲即將大婚,崔宋兩族即將聯姻即便出現了宋拂曉攔車事件,崔家也並沒有提出要解除婚約的要求,據傳當夜崔洗塵老爺子便去城外老宅和宋家的那位老神仙面談。
難道西風國內還有第三方勢力支援燕氏?可是,又有什麼勢力能夠和宋家崔家或者崔宋兩家的聯手相抗衡呢?
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當然,此次事件受益最大的人竟然是掀開這場波瀾的監察御史朱育人。
朱御史不畏強權,不怕得罪宋家而將此案給當著滿朝文武官員的面供出,不顧滿朝官員的支援而拒絕宋玉做為西風代表去參加九國照會,為了請惠王出動飛羽軍保護受害者黎文錦,不惜年長體弱,啼血朝堂。
忠正耿直,鐵骨錚錚。
朱御史所做的這些事,正是那些年輕的讀書人所想要做的事情。讀書人們聽了之後熱血沸騰,稱其為文人之表率,言官之風骨。
無數學子投門送帖,只為見上朱御史一面。求而不得後,便以詩歌褒獎,為其揚名。
天都城內,稱讚朱御史的詩歌層出不窮,不計其數。甚至還有一些店鋪搞出了「英雄朱御史」詩詞大賽,以此來抬高人氣,收攏人心。
老百姓們聽了之後也是滿嘴稱讚,覺得朱御史這樣的官員正是他們心中所期待的「清官」。他們不會寫詩不會作詞,便將一些瓜果點心送到朱御史府邸的門口,祈禱這位好官平平安安的,可千萬別被那些奸臣給害了。
一時間,朱御史在天都城風頭無二,這是連他自己都沒有預料到的。
燕府。
燕伯來滿臉的怒氣,燕東樓和燕伯來父子兩人也是表情凝重。
燕無暇不是官場中人,不耐煩這些勾心鬥角之事,便以修行為由不來參會。
燕伯來冷冷說道:“到底是誰在幕後操縱此事?為什麼一定要把我們燕家給拉進這趟渾水?還有朱育人那個老匹夫,我和他有何怨何仇,為什麼他要把那鍋燙手的山芋丟在我身上?”
“伯來莫要生氣。氣壞了身體,不更是讓躲在後面的那些小人偷笑?”燕伯濤勸慰著說道:“朱育人將你拉下水來,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前些時日宋拂曉將相馬打得重傷,就算咱們燕家人再是心懷寬廣,心裡難免對宋家也有一些氣憤和不忿你是相馬的父親,發生那樣的事情,想必心裡更是難受。他讓你來看管那黎氏族人,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他讓我看管,難道我當真要好好替他看管不成?朱育人這個老東西,他以為自己可以玩弄天下英雄?”燕伯來惡狠狠的說道。
“這一次,我們還真得替他做一回守門人。”燕東樓放下手裡的茶杯,沉聲說道。
“父親的意思是?”燕伯來看著父親的眼睛,沉靜溫和,但是裡面卻有著讓自己望之莫及的智慧和手段。
“朱育人和他幕後之人為何要將伯來推出來接手黎氏滅族案?就是因為他算準了我們會替他看護好那黎文錦的安危。現在世人皆言我們燕氏和宋氏有仇,我們燕家向宋家開戰事實真相如何,只由我們父子心裡清楚。”
“現在伯來已經領了聖命,金口玉言,便是律法,可不是玩笑之舉。倘若那黎文錦在伯來看守的時候無故死了或者被人殺了,那麼,伯來就是犯下失職之罪。輕者罰俸降職,重者革職查辦。甚至陛下一怒之下,更重的懲罰手段也不是使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