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和先皇感情非常好,先皇曾對她透露過想立老王爺為太子的意思。
看到聖旨的時候,太后便覺得不對勁。
小心的查探之後,就知道了皇上所做的事情。
太后勃然大怒,她沒有聲張,偽造聖旨是死罪。
太后找到了皇上,把皇上罵了一通。皇上此時也後悔了,想要坦白一切。
宮雅攔住了兩人。
如果皇上說出真相,就算老王爺不在乎,但是大臣們不會同意的。
老王爺繼位,皇上本來就是最大的阻礙,又偽造過聖旨,誰敢肯定他是真心悔改,而不是被太后發現逼迫的?如此會造成舉國動盪的可能,當然是徹底扼殺才好。
就算老王爺和太后一力擔保,最輕的都是貶為庶人或者流放。
將錯就錯,皇上登基,老王爺是親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捅出真相,老王爺稱帝,可皇上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都是兒子,太后真的忍心嗎?
宮雅說動了太后。
手心手背都是肉。
看著痛哭流涕的皇上,太后心軟了。
她找了老王爺,旁敲側擊多次,得知老王爺是真的擁戴皇上登基,對帝位沒有想法。太后選擇幫皇上隱瞞一切。
皇上順利成為新帝。
但是宮雅,只當了幾天的皇后就被太后處死。對外宣稱暴斃。
宮雅野心太大,太瞭解皇上,太后怕留著她,宮雅遲早有一天會挑唆皇上對老王爺下手。
皇上知道時,宮雅已經沒了呼吸。
皇上覺得是自己害死了宮雅,也對太后生出幾絲怨氣。
後來在國公府,皇上看見了和宮雅十分相像的宮瑾,便不顧太后阻攔,接她入宮。
這麼多年來,對宮瑾和陳國公府的寵愛大部分都是因為愧疚。
大殿裡靜悄悄,無人說話,只有皇上虛弱的講述和太后的哽咽聲。
因為宮雅的死和宮瑾,太后和皇上之間生出了隔閡。
而對老王爺的愧疚,讓太后一直無法坦然的面對他。
二十年來,痛苦的又何止皇上一人?
只是皇上和太后都不知道,當初宮雅偷偷傳了訊息回國公府。
陳國公早就清楚了一切。當宮雅死後,陳國公查到一些線索,猜出是被太后滅口。
陳國公就打上了龍位的主意。
就算皇上不接宮瑾入宮,陳國公也會想辦法主動送她到皇上身邊。
利用皇上對宮雅的愧疚,生下皇子,籌謀皇位。
讓陳國公始料不及的是,皇上對宮雅有三分愧意,對老王爺卻有七分。
皇上多年不肯立太子,對蕭遠格外的放縱寬容,陳國公就知道,皇上是想把皇位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