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找了明國公和顧曉談。
前者對這事還不知情,後者是湊個熱鬧。兩千兩,也沒人真放在心上。
更不會為了這點錢,親家變仇家。
沈闊都親自來找了,當然是滿口答應。
這事才算風平浪靜。
到這裡,沈清如還是佩服方氏的。私怨不說,方氏對沈寧如姐妹,是真心實意的好。除了把女兒往歪路上教,其他方面,算是一個好母親。
只是方氏似乎嚐到了甜頭。不僅沒收斂,反而鬧的更兇了。
之前鬧沈闊,為聘禮。現在鬧老太太,為嫁妝。
沈清如和沈明如出嫁的時候,嫁妝和壓箱底加起來,一共有十萬兩。
方氏是知道的。並且嫉妒了好久,一心想要截下來,老太太看的緊,才沒成。
大蕭嫁女,不過一兩萬。十萬兩的數目抵得上公主郡主出嫁了。
這其中,侯府公中其實只各出了一萬兩。也是正常侯府嫁女的規格。
剩下的,侯爺給了五千兩。老太太給了五千兩。
大頭是溫氏的陪嫁。溫氏當年的嫁妝就異常豐厚。十幾年來,都是老太太在打理。翻了幾番。
沈清如姐妹出嫁時,老太太一分沒留,分成兩份,一人一半。各六萬兩。
還有兩萬兩,平陽侯府出了一萬兩。溫老太傅出了一萬兩。
平陽侯府是溫氏的孃家,現任平陽侯是溫氏的親哥哥。溫老太傅不用說,溫氏的親爹,沈清如的親外祖。
溫家因為老太傅的致仕,很少出來交際。但是底蘊還是在的。
而且老太傅一生就平陽侯和溫氏兩個孩子。
溫氏早逝,老太傅心痛不已。把對亡女的思念,寄託在了她的兩個孩子身上。
沈明如經常和平陽侯府走動。沈清如嘛,因為方氏,一直疏遠平陽侯府。
但是嫁妝,兩人都給了。
加起來就是十萬兩。
算起來,即便加上侯爺和老太太,侯府也不過出了兩萬兩。方氏是一分都沒出。
到了沈寧如姐妹,還是按照舊例。
公中出一萬。
老太太和侯爺也沒太偏心,仍然各出五千兩。
兩萬兩,其實不算少了。
方氏自己再貼補點,比大部分人家都強了。
壞就壞在方氏這。她嫁入府中時,孃家還是個伯,又是以妾的身份嫁進來。嫁妝少的可憐。連鋪子都沒有。
只一點銀錢,平時打賞下人、首飾衣裳什麼的,就沒了。
後來做了夫人,侯府在走下坡路。日常開銷都需要精簡。她掌家這麼多年,油水著實不多。
分到沈寧如姐妹手中,就更少了。和沈清如二人,根本不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