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千均葉、asqwdsa的月票支援!
…………
這座高峰位於天門山以北的千里之外,青翠滿目,山嵐淡淡,居高望遠,清靜悠然,乃修心養性的一個好地方。
吳融隨著林一返回九州門之後,便離群索居,獨自一人在此逍遙。其修為在仙君後期之上,亦就是說,至少是洞天的境界。有他坐鎮天門山,林一根本無須擔憂衡天、乃至於界內仙域的安危。
不過,眼下的界內外仙域一片混亂且情形不明,若想一掃陰霾滌盪寰宇,非風雲際會龍飛九天而不可得!
為此,吳融雖有一幫子強悍的手下,卻明白要借勢就勢,推波助瀾,方能最終達成所願。再者說了,鳥無頭不飛,人無頭不走。在其看來,林一就是那星火燎原的帶頭人,天翻地覆的應劫者,來日的王道至尊!
故而,吳融守在天門山北麓的這片幽靜的山谷之中,獨享著難得的安閒。暴風驟雨前夕,看星辰變幻,聽天地脈動,識宇宙之機,悠然中倒也不失一分閒趣!
而正如千塵的猜測,諸事纏身的林一不會輕易打擾吳融的靜修。他既然來了,理當別有用意。不過,在界內最終安定之前,其並不急著出門遠去。
林一留著千塵與仙奴在一旁竊竊私語,獨自與吳融說了半晌的話。他將紫薇仙境的遭遇與所見所聞,還有龍墟的是是非非,皆一一如實相告。並就神秘莫測的九牧仙域,以及諸多的未知變數,道出了自己的猜測與想法。
此外,林一還就三個疑問討教了一番。
一者,浩瀚的星域之中,已然知曉最強者的修為究竟幾何?
再者,踆烏生,九天通,這句話何解?
最後一個,借體返魂、或是祭煉重生者,能否恢復完好如初?譬如老龍,他的修為以及神識記憶,還能一如從前嗎?
見林一不再獨善其身,且已未雨綢繆,吳融頗感寬慰,自然是知無不言。他說,遠古仙域的四大仙尊與四象王尊,皆是洞天初期圓滿、或是中期小成的修為;三大聖者,稍高一籌,均為洞天中期的境界。
當仙域崩壞之後,四象王尊盡歿;四大仙尊,皓度與玉勝苟且偷生,卻去向莫測;吳融本人僥倖生還,恢復八成修為,有著洞天初期小成的境界;平奕遭難,至今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三聖之中,昆邪已死,子桑與另外一人下落不明。
由上不難猜測,寰宇之內,倘若真有強者尚存,至少有著洞天中期圓滿的修為。那個神秘的聖女,絕不會高出這個境界。而她的來歷,應該與隱匿避世的高人、或是遠古洪荒脫不了干係。而至於遠古洪荒,則不能不提及後面的這句話,便是‘踆烏生、九天通’。
遠古有云:日,太陽之精,九陽之極。當其日色赤黃,中有黑氣如飛鵲,形同三足踆烏。也就是說,當天上那輪灼日異變之時,便會開啟九天門徑。而其千萬年難得一變,想要藉此前往遠古洪荒,非機緣所致,或是施展大神通強行開啟,絕難成行!
而借體還魂,借法再生,與轉世輪迴有所不同,無須歷經‘三忘’與‘七絕’之苦。而此舉有違天道,修為大不如前。若非刻意壓制,神識記憶將恢復如初。即便如此,只須修至金仙境界,將百無禁忌……
林一將吳融的話記在心頭,不免再次提起了《三皇經》。對方無意隱瞞,如實告知。
據傳,當年仙帝擁有此經,卻誰都沒有見過,詳情無從知曉。而仙帝本人在修至洞天后期圓滿之時,幾近突破,卻無故而終,甚為遺憾。究其緣由,是否與《三皇經》有關,同樣成為了一樁無頭公案……
兩人談天說地,再以酒水助興,不知不覺間便過去了三日。
是日,了道與了凡,帶著天狼兄弟,以及金聖與他的兩百多手下,還有界外各家的當家人,一同返回天門山。
吳融乃高人,自有高人的矜持,根本無意於仙門的煩雜俗事。林一卻少不得一番忙碌,便與其告辭,帶著千塵與仙奴來到了九州大殿之前。
九州門幾經變故,九州大殿與門前的盤龍石柱卻完好無損。一方寬闊而平坦的山坪之上,三百多人分列兩旁。一側是數十仙人與界內各家的家主;另外一側,則是垂頭喪氣的金聖一夥。而林一帶著千塵、仙奴、出雲子、百里川,以及了道、了凡與天狼兄弟、童家兄弟等人居中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