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的洞壁上,有虎頭認得的四個字:九九天羅。
林一衝著那四個字注視良久,默默搖了搖頭,慢步走出了石室,不知不覺到了洞穴的當間。他抬眼一瞧,身形飄起,在那一丈來高的石臺上盤膝而坐,隨即又大袖輕拂,面前多出幾樣東西。
三粒雀卵般大小的珠子,兩截斷刀,還有三枚玉簡。此乃虎頭、老龍所獲,連同十數萬神石,在閉關之前一股腦丟了過來。林一留下前者,神石卻一塊沒要。兄弟倆也不客氣,二一添作五各自分了……
林一拿起三粒珠子,留神檢視。
所謂的三才妖丹,並非尋常的妖獸之丹,而是專門煉製而成,所嵌的禁制極為強大。此物不在於制勝,而在於分身的妙用。對敵之際,倒是一件救命的寶貝,還是留給虎頭、老龍與仙奴才好……
林一收起三才妖丹,拿起兩截斷刀。妖刀雖已扯斷,鋒銳猶在且寒光逼人。
虎頭喜歡橫掃萬物的鐵棒,老龍則愛上了劈風斬雲的快刀。而自家的兄弟既然看上了老大的煉器手段,難免要從操舊業一回。
不過,林某人的煉器之法很是簡單,稱之為混沌一鍋燴……
林一咧嘴一笑,卻並未急著煉製妖刀,而是將其暫且擱置一旁,隨手拿起一枚玉簡。
這是一篇殘缺的法訣,名曰:《九轉天羅》。其中有云,一世凡塵只等閒,百轉千回幾多艱;九九歸一度厄劫,六道之上是天羅……
林一手握玉簡,默默忖思。
那石室洞壁上的‘九九羅天’,應該暗指羅天三境。而妖皇留下的《九轉天羅》,又是何意?
典籍有云,修性守道,清靜寡欲,不得迷淪有欲而淆亂本真。唯返樸歸根,與道同體,方可神入五道,稱之為五道輪迴。更有六橋之說,以金、銀、玉、石、木、竹,縱論生生死死與人間百態。將其概論,或為六道……
九九歸一度厄劫,六道之上是天羅。何為天羅?天羅如網,當為九天之意。這句話的意思莫非是說,若要境界通玄,則須化身九轉而歷經人世百劫,方可渡厄登天……
林一將玉簡內的功法記下,不由得微微搖頭。難不成修至洞天極致,還要回頭再去經歷一番紅塵磨難?雖有所悟,卻不明其要。他索性收起《九轉天羅》,拿起另外兩枚玉簡。
一枚玉簡,為虎頭所留。那傢伙看似渾人一個,卻粗中有細,已然將多年來所見所聞,連同妖皇洞府內的情形,以及途遇的老婦人與一位修為莫測的老者,等等盡數拓印其中。想不到兄弟倆曾與黃婆婆偶遇,還有魔修長老天寧……
不過,妖皇洞府內的四象石柱,及所在的玉臺陣法與石像,倒是印證了此前的猜測。老龍因此提升修為,亦算是機遇所在。
當林一拿起老龍留下的玉簡,不由得神色一怔。才將提及五道輪迴與六橋過渡,這便牽扯到自己的頭上。
老龍所拓印的,是一個男子的一生。其英雄蓋世,威震四方。他名天蛟,先祖林一……
剎那之間,林一的思緒回到了千年前的那個小山村。
那一年,翠兒去世不久。她於秋日的一個黃昏,握著大哥的手含笑而去。她曾說,若有來世,你還是我的大哥!
那一日,林府有人呼喚。那是林平長孫家的媳婦將要分娩,卻昏厥過去……
林一從西山的山崖上匆匆趕來,並出手相救。當其一束靈力化作蛟龍破壁而入,終使得母子平安。林平將襁褓中的嬰孩送到面前,並懇請賜名,他隨口說道:“名為天蛟……”
天蛟誕生的那一刻,恰逢西山之上的天福魂去遠兮!日起日落,陰陽更替,只是一個輪迴。便如那生、還有死,不過是生命的延續,永不凋零的永恆……
林一心緒悠揚而起,再又漸漸平復。他暗吁了下,心神浸入手中的玉簡。
再後來,那個叫作天蛟的孩子慢慢長大成人。其憑藉先祖留下的靈力暗記,習武修煉,事半功倍,得以突破先天境界併名聲遠播。而他卻與玄元觀的觀主盧魚兒交惡,最終遭致圍攻身隕……
天蛟,林某的玄孫,竟是妖皇的分神轉世。而曾經一起吃過包子,並給予暗中相助的那個小道士盧魚兒,竟然成了玄元觀的觀主,並親手毀了一切。
正如天蛟所說,林家與玄元觀,興也曾祖、敗也曾祖。與人逆天改命,實則誤人誤己。之所謂,仙凡陌路,無情有道……
林一放下玉簡,默默失神。許久之後,其嘴角泛起一抹苦澀。
天蛟歷經一世輪迴,已功成圓滿。而林某回首追尋那已消逝的歲月,又何嘗不是重生了一回。仙凡本陌路,無情是滄桑。莫管花開結果,且看風雨有因,天道萬物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