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精怪?
說個老少帥的故事:
直、奉系都是從北洋那邊分出來滴,所以軍服看不出區別。 第一次直奉大戰為了彼此區分,張作霖有錢,用的是不脫的黃和的布條綁在胳膊上,吳佩孚的直系在胳膊上綁隨處可見的紅布。
兩軍廝殺,直系兵把紅布撕裂成了五條。奉系東北兵驚呼:矮馬。都是五道槓大隊長啊!惹不起咧,遂兵敗。
不要臉的來了。奉系敗了也不甘心呀,回東北後又聯合皖系段祺瑞與南邊兒的孫中山,結成同盟於24年再戰直系曹錕。這次,老少帥學良歐巴花錢買通了直系馮玉祥,馮二五仔臨陣倒戈直系慘敗。把不要臉的精怪學良歐巴嘚瑟的。奉系軍隊開到天津時,學良去見了曹錕的四弟曹銳,“和言暖語”:四大爺,我正跟三大爺幹仗呢,外面亂,您別出去。
說起來,
元首今兒請來的,都是“學良歐巴”這號兒的精怪,你想瞞他們。他們那都跟體外長了雷達觸角一樣,一點兒動靜就敏感,一敏感就快速捯飭心計,諸多不要臉的招兒接著就能混使出來……
元首在拙政殿西麓小花廳接見他們。
首先,這地兒就足夠二位“敏感”了。
拙政殿是雍和皇帝的起居殿。
雍和是個挺勤勉的皇帝,一般說一個人勤勉往往是抽象的,可雍和帝的勤勉有據可查。雍和在位十三年共四千多天,硃批漢文奏摺35000餘件,滿文奏摺7000餘件,這是現存的,佚失的還有,這麼算,雍和平均每天要批奏摺十件。最少寫一字“覽”,多時洋洋灑灑數千言,僅以今天出版的《雍和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16開,凡40冊。涉及滿漢官員1200餘人,字數逾千萬,相當於120回的《紅樓夢》大約14部;雍和帝還寫了500萬字的其它文章及書,兩項加起來摺合20部《紅樓夢》的總字數。咱這麼粗算一下,雍和帝十三年時間每天至少要寫3000字。這些大部分手稿至今存世。
如此敬業的一帝王,平常的優遊閒適估計也就小花廳坐坐,看看書,和親近的人閒閒話。把玩把玩他愛的文房寶器,禮佛靜心……所以,小花廳的意義在於,這屬帝王的私密場所,接見外臣一般不會在此地。
那麼,這意味什麼?精怪們很敏銳:聊的,跟私事有關了。
看看這得有多精敏,
小權不著痕跡地給成部發去了一條簡訊:打聽一下陸穎現在在哪兒。
還能更精點不?這就已然是往那個方向猜著了……
小寶也不示弱,
他京裡沒人,沒這多幫襯,只有靠自己咯,
還沒進殿,小寶藉故上洗手間,就這麼出去走了一圈兒,全憑自己的眼力勁兒……當然,他也有些優勢,畢竟因著三歡的緣故,他原來跟三敏、陸穎兩口子都有接觸,陸穎的人他也面熟……
成部的簡訊回覆了,“在宮裡。”
你知道陸穎平常可不住宮裡,這位公主好像“原則強,規矩大”,非“切身之事”不輕易進宮,就能顯現出她“不那麼高高在上”一樣。
於是乎,進這拙政殿小花廳前兒,二位基本上心裡有點底了。強大,這叫強者保身,眼明在前,心策在後。
接下來,就是各人個性決定手段了。
卻不約而同都選擇了“先跑再說”,都是這個想法:畢竟事出突然,畢竟事關元首,在自己還沒想出萬全之策前,規避“風險”是最好的前策。
小權乾脆,連小花廳的門兒都沒踏進,跟元首招呼也不打,直截了當對曲立新說,“曲主任,辛年門那邊的拆遷爆破出了問題,我才接到信兒,得趕過去看看,要是出了大事可不好。”曲立新“這……”為難得還沒把話說出來,小權扭頭已經穩步離開,“小權!”這就叫個性,喊都沒用。小權也不怕這隨嘴的謊戳破,沒問題製造問題真弄出樁“大事”出來,他今兒也絕不踏進這破事兒的門。
也許你會說“躲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