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方才矇矇亮。
長安的未央宮門前便聚集大批這大周朝堂有頭有臉的人物。
譬如天策府如今的掌舵人,歷經大週數次帝王更迭的鹿先生,又譬如那位三公之首的張相,皇室宗親位居九卿之位的宇文成,這三位年歲加起來已過兩百的老者如今結成一黨,算得大周朝堂上最後話柄的人物。但於此刻,這站在金字塔頂端三人臉色卻並不好看,他們或皺著眉頭,或沉著目光,看著立在他們對面的那群人。
為首的是一位老者,身著白袍,長髮垂腰,雖然看上去已過了古稀之年,但腰身卻挺得筆直,那一舉一動間所牽引而出的力量波動,足以讓人膽顫——那是為仙人,來自玲瓏的仙人,也是今日的主角——司空白!
老人的身側站在一位中年男子,他低頭垂眉,模樣恭謙,不見了當年那趾高氣揚的銳氣,卻多了幾分讓人捉摸不透的陰沉。這位鹿先生等人處心積慮數年想要鬥倒的祝大人,如今依然坐在長夜司首座的寶座上,雖然比不得當年風光,但以如今宇文南景的心思,假以時日,未嘗不可再登高位。
而他的身後,那位素來以一襲青衣示人的女子也悄然而立,她模樣端莊,靜則如青蓮開於湖畔,春雨落入碧池。或稱不得世間最美,卻足以讓某位自詡逍遙的中年大漢每每借酒消愁,每每想忘又念。
“吉時已到!”
忽的,穹頂之上那輪驕陽終於於地平線升起,夏日金色的晨光灑落,一道尖銳的鴨公嗓也隨即響徹於未央宮的殿門前。
坐在那由大理石堆砌而成的高臺上的宇文南景身著一襲金色龍袍,她眉宇莊嚴,目光深邃的在臺上諸人身上一一掃過,最後言道:“那便開始吧。”
並不如何高亢的聲音卻好似裹挾著某些魔力,清晰無比的在那時傳入了在場每個人的耳中。
“授命大典開始!”
身旁的老太監很是機警,在那時亦扯著自己的鴨公嗓高聲言道。
咚!
咚!
咚!
此音一落,重錘鑼鼓之聲頓時於這未央宮外的四面八方響起,一聲接著一聲,雖並無太多韻律可言,但卻帶著一股催人心肝的肅穆莊嚴之意。
以鹿先生為首的三人以及他們身後站立的文武百官都在那聲音響起之時眉頭緊皺,顯然某些他們並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正在發生。
而立於他們對面的那位仙人卻整了整自己的衣冠,隨即邁步而出,來到了這文武百官的中央,朝著那高臺上的宇文南景恭恭敬敬的一拜。
“玲瓏閣長老司空白,德盛行正,上有弒逆扶正之功,下有救黎民於水火之德,今上告先賢,下承民意,授司空白國師之位,著玲瓏閣為國教正統。”
“茲事體大,一問滿朝文武可有非議?”
宇文南景身旁的太監於那時再次高聲言道。
這是大周開朝以來便有的規矩,這種冊封國教的大事依照那規矩,須有三問。
一問滿朝文武。
二問黎民蒼生。
三問列祖列宗。
當然這樣的過場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只是一個名正言順的過程罷了。
譬如此刻,饒是心底對於冊封玲瓏閣為國教之事心存諸多不滿的鹿先生,也決計不會在這個檔口來給宇文南景添亂。這是君臣之間的默契,也是某種潛移默化的規矩。若是連這點規矩也不遵循的話,於雙方來說都不見得是好事。
所以這一問,並未有招來任何的反駁。
在數十息的沉默之後,那老太監確定無人會發言之時,便再次高聲言道:“二問巡街問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