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必須有足夠的神祇在場才行!”
戰爭之主安妮恩如此說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因為我們圍殺深淵大君而逼得深淵意志強行覺醒,又沒有足夠的神祇召喚萬神殿的話,那可就糟糕了!”
對於戰爭之主的話,在場的諸神都心知肚明,這其實就是要拉一群炮灰來墊背的意思。
實際上,在場的諸神都是已經達到了古神境界的強大神力,就算是面對虛擬神格20的深淵王子,打不過也能跑得掉——對於古神來說,弱等神力的化身在必要關頭也可以打破信仰的束縛,臨時爆發出本體的力量,打破時空封鎖逃走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獨孤鳳饒有興趣的看了崑崙之主魏羲一眼,對於這位看起來有點平常的崑崙之主的力量,她還是十分感興趣的。
說起來,這位崑崙之主的崛起路程也是一個勵志傳奇。他和戰爭之主安妮恩一樣,都是來自地球晶壁系的穿越者,只是魏羲穿越的時間較早,他是穿越到最早那一批來到異界的漢人身上。
他跟隨著這群流浪異界的漢人們披荊斬棘,建立國家,最終在所有漢人的祈願之下,凝聚出了神性,繼承“伏羲”之名,成為這個世界漢人們的守護者。
崑崙之主魏羲算是被精靈主宰安修雅爾最早扶植的一個人類神祇,在東方的卡拉圖大陸,漢帝國與精靈的天命神君帝國結盟,兩者一同對抗著翔龍土龍等等古老的東方土著帝國。
憑著自己的奮鬥和精靈神系的扶植,魏羲發展出了崑崙神系,這是東方大陸僅次於天庭神系的第二大神系,崑崙神系的成員幾乎都是繼承了華夏古老神話名字的神祇,崑崙神系除了繼承伏羲之名的魏羲之外,還有繼承女媧之名的西華女神,繼承蚩尤之名的牛頭戰神等等神祇,也算是個不小的神系。
不過,讓獨孤鳳感到好奇的,並不是這位崑崙之主的傳奇經歷,而是他的神職搭配模式。
整個dnd世界都是一個以神道為主的世界,別說託瑞爾晶壁系,就算是此世界地球所在的晶壁系,也是神祇作為主流的世界。
而神祇的一個特性,就是神職的劃分十分清晰詳細,就像是寶石一樣,有著稜角分明的切面。
而這位崑崙之主,或許是因為他早期所處的環境有關吧,他的神職並不像獨孤鳳、安妮恩、西凡納斯這些神祇一樣,有一個明顯的主導神職。崑崙之主的神職很多,天空、雷霆、生命、死亡、輪迴、救贖、知識、文明等等眾多的神職十分均衡,並沒有某一項明顯突出,也沒有某一項明顯落後。
而就是這些均衡的神職支撐起了他強大神力的王座。這在很多神祇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對於習慣於分割和切割哲學的費倫神祇來說,將這些神職融合為一爐,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這位崑崙之主就做到了,他的神職領域生命、死亡、輪迴、救贖、知識、文明,在本源的支援下彼此混為一體,神性的特性不在向尖刺一樣稜角分明,而是渾圓如珠。
渾圓如珠,自成稱迴圈,這種類似於金丹的融合不同神職的方法,讓他另闢蹊徑的突破了信仰的束縛,達到了一念之間整個世界為之呼應,舉目四望整個世界脈絡分明的古神境界。
“真是有趣的辦法啊!”
這種法子,其實連獨孤鳳都沒有想到。針對殺戮和道德神職的衝突,獨孤鳳其實是採用了“割圓法”來統合切割與無限的分歧,以無限趨盡渾圓的割圓晶球來闡述殺戮的消減和道德的增添,在一減一增間達成完美的融合。
“說起來,分割和包容,還真是東西方看問題方法*論方向的區別啊!”
受到崑崙自主的啟發,獨孤鳳一下子想到了東西方在修行道路上的差別來。就像是古代西方人偏愛寶石,而東方偏愛珍珠一樣。在哲學的方法*論世界觀上,西方也是喜歡分割的看問題,而非東方包容的看問題。
比如在託瑞爾世界的宇宙結構,各個位面之間的功能分割的很清晰,內層位面是能量與元素的基石,外層位面是精神和法則的世界,星界是世界的純粹精神一面,以太位面是內層位面與主物質世界的夾層。而最重要的主物質世界是個個位面交錯的綜合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