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闈取締,對於懸樑刺股、夢想平步青雲的學子,無疑是晴天霹靂。(鳳舞文學網
訊息當天傳出來,第二日就有眾多學子積聚到了吏部,將吏部圍得水洩不通。
顧延臻不準顧琇之出門。
顧琇之也沒想去鬧。
但他精神萎靡,人也恍恍惚惚的,坐著不開口。
顧延臻不知其內在緣故,就安慰他:……朝裡有大事,過兩年肯定要加開恩科的。你才多年輕?好好唸書,將來定能金榜題名,再報效朝廷。
顧琇之沒聽見父親的話。
他依舊沉默坐著。
顧延臻不甚在意。他自己當年也中了舉人,卻因吃不得苦,不想考試而放棄了,所以他無法理解兒子的心往都沒有。現在想想,那時候聽不知惜福的。
現在是想個清淨養胎的時間都沒有。
和上次大嫂來相比,她今天感覺還行,只是方才被孩子們鬧了一回,有點乏,頭腦卻是精神的。
她起身,讓丫鬟替她拿了件銀紅色的長襖換上。
丫鬟把顧琇之直接請到了正院的宴息起居處。
顧瑾之也趕過來。
琇哥兒給她行禮,姐弟倆客氣了一通。
……聽說今年不開恩科了。還有人去吏部鬧事。顧瑾之道,你沒去吧?
我沒有,七姐。顧琇之道,去了也沒用。鬧事的人,若是抓住了。革去功名,三年後都不能再考了……
顧瑾之欣慰點頭:對,匹夫之勇。看似勇敢,實則愚蠢。要是真有骨氣,就不要走科考這條路。既然走了這條路,就要懂規矩、守規矩。
顧琇之連連道是。
顧瑾之的觀點,和他的不謀而合。
他的情緒就鬆懈了幾分:我也是這麼想的……
…..學子們有怨氣也是正常的。顧瑾之又道,千里迢迢來趟京城,有些人幾乎是傾家而來。再這麼空手而歸,也對不住父老。但鬧事,卻不是解決之道。三年後會增加恩科不說,取士的人數肯定也要翻倍,來彌補學士們,安撫天下學者。
真的?顧琇之隱約也有這種猜測,但聽七姐說出來,感覺是不同的。
他心情頓時明媚起來。
顧瑾之笑道:沒有十成,也是七八成的。
她見顧琇之笑了,又問他,琇哥兒,你呢?七姐知道你素來有鴻鵠之志,如今還要再等三年,你有什麼打算?
顧琇之看了眼顧瑾之,欲言又止。
顧瑾之道:你直言無妨。你知道,煊哥兒唸書不及你一半的,咱們這一房就靠著你,你替父母爭氣。不管你有什麼打算,七姐都會支援你的。
我……我想去南邊偏遠的地方,做個縣令。顧琇之道,我已經二十出頭,除了在嵩山書院唸書,就沒有出過遠門。男兒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我想出去歷練一番。
這也容易。顧瑾之道,本朝律例,舉人在吏部報備,就可以選官。但你要知道,你去了吏部報備選官,就不能再參加春闈了。一旦你春闈得中,就是更好的前程,你為什麼要著急這一時?
顧琇之倏然感覺無言以對。
*****
本月最後一天了,求粉紅票。這是第一章,今天會多更幾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