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是太后想跟顧瑾之說的。
對於皇帝而言,譚家老侯爺去世,顧延韜一日日得勢。元平侯姜梁日漸低調,朝中已經相對平穩。
皇帝已經不那麼忌憚譚家了。
所以,譚氏活著還是死了,對太后和皇帝而言,是沒有差別的。
但她半死不活的拖著,大家都難受。
太后很想知道譚氏如今怎樣了,更想知道顧瑾之給譚氏配的是什麼藥。
譚氏身為六宮之主,太后也要尊重她幾分,故而不好貿然去問她拿藥來驗。
太后只得問顧瑾之。
所以,成姑姑才提了這話。
皇后鳳體,已經好了七八成。她不過是在心裡依賴我送來的藥,以為斷了就活不成。心裡所想,表露在身體上。況且這時節交替,染了風寒也是常見的,姑姑不用擔心。顧瑾之道
成姑姑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又問:王妃給皇后娘娘的藥,到底是什麼?
是西域來的種子,俗稱罌粟。顧瑾之仔細給成姑姑解釋,種子結果,取下果漿,製成膏體,叫富貴如意膏。
有什麼用?成姑姑又問。
這個答應,她是聽過幾次的。
但她覺得糊里糊塗的。
什麼富貴如意膏,她之前聞所未聞。
就是強身健體、益壽延年。顧瑾之笑道,但也是藥,而且補弱。若是身體健康,用了這藥,補勁太大,反而招富貴病……
富貴病,又是什麼病?成姑姑笑著問。
她對顧瑾之說的這個詞頗有興趣,又沒有聽說過,想著將來可以說給太后聽,給太后解悶,就問得很仔細。
富貴病不是指一種病,是說人太過於滋補,就像人吃多飯,會長胖一樣。補藥也是如此的。我記得我祖父曾經看過一個病例,病家曾經生病,大夫建議吃鰣魚來滋補。
那病家家底豐厚,一年四季頓頓鰣魚也是吃得起的,便每日不斷。那病家也吃鰣魚,故而每頓都吃。鰣魚大補,補物在身體裡化之不去,成了痰飲,折磨了數久。不少大夫只照普通治痰飲的法子,無濟於事。
我祖父接了這病家,給他催吐,吐出了半罈子膿痰,病才解了……
成姑姑在宮裡,雖然看過不少的書,才這種坊間才有的奇聞異事,她是沒有聽說過的。
她聽得怔住了,望著顧瑾之半晌不說話,希望她再說一個。
顧瑾之就想到了袁裕業的母親袁太太,當年也是吃了太多的羊肉,體內熱氣太盛,最後反而生寒,得了個真熱假寒的毛病,半死不活。
她把這個病例,也說給了成姑姑聽:……那時候,我四姐還在袁家。我和我母親登門拜訪,恰逢袁太太生病。我開了生石膏的方子,乃是大涼之物,用來治療熱毒。袁家三公子見他母親極其怕冷,以為是寒症,又見我開了大涼之物,嚇得不輕,進門就是一頓呵斥。我千百解釋,袁家才相信。而後,果然就好了。
成姑姑聽到這裡。臉色微變。
她問顧瑾之:就是袁裕業麼?
她聽到顧瑾之說。袁家三公子一頓呵斥。頓時就心裡惱了起來。
顧瑾之則道:正是……
成姑姑神色微落。
她知道顧瑾之在外頭給人瞧病,受過不少冷言冷語。當年太后娘娘的弟弟宜延侯寧萼,不僅僅當面罵顧瑾之,還到處詆譭她。
後來。寧萼也遭了報應。
不成想,袁家那樣的門第,也敢給顧瑾之冷臉。
顧瑾之很早就賜婚給了廬陽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