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聽她說得奇怪,卻不敢深問。
姜昕也沒有多說。
除了嘆氣,她心情是很好的。顧瑾之的到來,讓她把心裡沉寂已久的話,傾訴一空,讓她分外舒暢。
顧瑾之回到家裡。趁著精神還好,先去了母親那邊。
母親每日都親自過去瞧她。
……從姜昕那裡回來。今天還好,不怎麼犯困。顧瑾之對母親道。
這就好。母親道,你這胎嬌貴得很,怕是個閨女……
顧瑾之輕輕摸了摸依舊平坦的小腹。道:我也希望是個閨女。王爺更盼個閨女。
說著話兒,父親從外面回來。
他滿臉得色,對母親和顧瑾之道:夏首輔今日請求致仕,皇帝同意了……
顧瑾之和母親都微愣。
夏首輔自請致仕?
譚家老侯爺去世之後,譚家勢力依靠皇后譚氏和太子,是以夏首輔為首的。
太子尚未登基,朝中局勢未定,夏首輔是不會主動請求致仕的。
顧瑾之想到皇帝即將親征,只怕這是皇帝的意思。
皇帝逼迫夏首輔致仕。
……首輔不可兩日離朝。下任首輔,非大哥莫屬。父親依舊興奮的說。
按照本朝制度,首輔是不能兩日離朝的。
要是有事,兩日不能上朝,便要換首輔。
夏首輔致仕後,首輔之位是不會空閒,而是會立馬填補。
朝中既得皇帝信任,又勢力龐大的,除了譚氏那一脈,便屬顧延韜。
夏首輔致仕後,顧延韜繼任首輔,是毫無懸念的。
顧瑾之也覺得毫無懸念。
皇帝逼迫夏首輔致仕,為的就是讓顧延韜任首輔,這樣既監督又輔助太子監國。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得出,皇帝親征是必然的了。
這麼多年,朝中大臣若說位高權重,非大伯莫屬了。他做了首輔,也是情理之中的。母親宋盼兒客觀的說。
顧瑾之點點頭。
……我明日要去你大伯母那邊坐坐。等事情定下來,她那邊來客絡繹不絕,我只怕趕不上前,都沒空說話。宋盼兒道。
也好。若我明日還像今天這麼舒服,我也跟著您去。顧瑾之道。
母女倆便這麼說定了。
顧瑾之回了王府別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