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的主位是皇帝和太后。
而後,是皇太子。
皇太子之下,是諸位尚未離京的藩王。
眾妃嬪和親王妃們,則分左右兩列,地位高低不等分別坐下。
禮樂起,絲竹聲聲縈繞。
酒香溢滿四座。
太后搬到了仁壽宮之後,朝的局勢又是一番緊促。特別是譚家,意圖呼之欲出。
宮裡的妃子們各懷心思。
諸位親王正襟危坐,態度恭敬又謹慎,誰也不想遷入風波,只想平平安安過了上元節,趕緊回各自的封地,逍遙快活。
敬酒時,顧瑾之低垂了羽睫,既不看皇帝也不看太后,規規矩矩敬了酒,退回了座位。
宴席結束之後,便是聽戲。
這次,顧瑾之和朱仲鈞坐到了一處。
聽戲的間歇,宮人們又拿了燈籠來,讓眾人紛紛寫了燈謎,等會兒猜燈謎有彩頭。
朱仲鈞和顧瑾之不慣於玩這個,兩人提了筆,一時間居然不知如何下手。
看著旁邊的南昌王奮筆疾書,很快就寫完了,還輕輕側身,讓他王妃耳邊低語,教他的王妃。南昌王妃龔氏點點頭,也很快寫上了。
顧瑾之就有點著急了。
朱仲鈞在她耳邊說:日復一日。
猜什麼?顧瑾之問。
猜個字。朱仲鈞道。
顧瑾之在心裡想了想,不免一笑,很挺貼切的,就將日復一日寫上,綴了打一字,交了上去。
朱仲鈞想了這麼一個,下面又是一番沉思。
而後,他寫了個掠字,然字尾上打一成語。
顧瑾之並不擅長這種字遊戲,她想了想,猜不著哪個成語,低聲問朱仲鈞:是什麼?
朱仲鈞笑,不告訴她,道:再想想……
顧瑾之只得坐正了身子。
趁著顧瑾之想朱仲鈞謎底的空隙,眾人紛紛寫完,宮人們將筆墨收起,燈籠交了上去。
唱了兩曲戲,燈謎就準備妥當了。
太監劉術進來稟告,說:南華殿的燈籠,都已經掛上,請陛下、太后娘娘、眾位王爺和娘們賞燈……
南華殿離仁壽宮不遠,幾步路就到了。
皇帝親自攙扶了太后,皇太子攙扶了太后的另一隻胳膊,眾人跟在他們身後,往南華殿而去。
南華殿的大殿。懸掛了滿殿的燈籠,將碧穹殿頂照得通明,反映著灼目的光,又落在大理石的地面上。
南華殿的地面,一時間居然光可鑑物。
顧瑾之跟在朱仲鈞身後,進了殿。
她低聲對朱仲鈞道:不得了,這麼多燈謎,只怕每個人都有猜一個,今晚才能完結了。
她沒把握。
朱仲鈞那個燈謎。她到現在都沒想起是什麼成語。
你猜不著?朱仲鈞幸災樂禍。
顧瑾之瞪他。
我的燈謎謎底告訴你。若是真沒有把握,你就先將我的燈謎取下來,回頭拿去充數。朱仲鈞低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