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駭然。
她遞了個眼se給成姑姑,讓她把滿殿服shi的宮人都帶下去。
內殿裡只剩下皇帝和太后母子,太后握住了兒子的手。
皇帝掌心冰涼,讓太后驚惶。
她心裡擔憂,語氣仍是溫婉:……皇上六歲封太子,跟著你父皇習理朝政;二十歲登基,收服老臣,提拔新才。符瑞並臻,天下大治,上古明君也不過如此,怎麼自言‘昏’字?
皇帝輕輕嘆了口氣。
太后的話,讓他七零八落的心漸漸歸位。
他眼角有水光。
他微微偏頭,不經意將眼角的水光拂去。
朕氣糊塗了。皇帝道,讓母后受驚。
太后也在心裡舒了口氣。
朝中誰給皇帝氣受了?太后笑著問,那些老臣,迂腐但忠誠,皇帝心裡是知道的。主明臣直,若不是皇帝英明,他們也不敢和皇帝爭執……
皇帝笑了笑。
朝中的確有些不拉幫結派的老臣。
可……
他心裡又是一緊,揪得他透不過氣來。
不是和誰爭執。皇帝臉se微斂,道,是譚家。他們就在朕的眼皮底下,殺了御史王獻。
王獻?太后反問。
皇帝點點頭:就是彈劾仲鈞的那個王獻。
朝堂上具體發生了何事,皇帝沒有解釋。
他想,太后是很清楚的,沒必要贅述。
但王獻死了是方才的事,太后未必知道。
他重點說了說王獻的死因。
……王獻有錯,到底罪不至死。若殺了他,青史豈不是將朕同紂、桀混為一類?朕便說,讓三司再審,判個流放也好。皇帝越說越氣,朕才說完,沒過半個時辰,王獻就‘畏罪自盡’了。母后,將來朕不封譚氏為後,是不是立馬這宮裡也容不得朕了?
他想起譚家的行為。
在封太子之前,譚家還不敢如此囂張。
那時候,他們擔心皇帝魚死網破,不肯封大皇子。
譚家就算想謀反,也要有個光明正大的理由,否則就是亂臣賊子。
太子無疑是他們最大的希望。
不謀反,做個權臣,掌控皇帝,更是逍遙。
現在,大皇子封了太子,能不能廢立,從今天這件事上,皇帝是做不了主的。
帝王者,天下至尊之稱,以號令臣下也。
皇帝如今還能號令臣下嗎?
臣下都騎到天子頭上了。
如何不驚心?
皇上是否多心了?太后笑著道,也許王獻真的是畏罪自盡呢?
皇帝搖頭:母后,您太善良了。
太后笑了笑。
她很清楚自己的兒子。皇帝已經是個成熟的帝王,他有他的計謀和心思。他跟太后說這些,僅僅是發洩xiong口的悶氣,而不是尋求太后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