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王獻彈劾廬陽王的奏章,雖然內閣票擬了論如律,皇帝卻留不發。
第一次早朝,和大臣們吵了一次,這件事無疾而終。
第二日早朝,王獻剛剛要上前說話,就被皇帝打斷。
到了第三天,著實挨不過去,皇帝又叫了朱仲鈞上殿,問他千蘭之事。
這次,朱仲鈞知道了重點,矢口否認他和千蘭有關係。
……千蘭到我府上,我才十二歲。直到地龍翻身,我才好些。千蘭雖然是為其父所贈,卻是乾乾淨淨的女孩子。諸位大人若是不信,拿了她來問。朱仲鈞道。
很多人都想說這話,卻又覺不妥。
他們可以告廬陽王觸犯法令,卻不敢侮辱廬陽王的女人。
既然廬陽王自己要否認,讓千蘭來問,是最好不過的。
如此,就拿了吳千蘭到京城,以證廬陽王清白。皇帝道。[ 春閨記事第322章福音
#####
廬陽王觸犯律法,他自己否認。
需要把千蘭拿來,才能證明廬陽王所言是否屬實。
從廬州到京城,回來要兩個月。
朱仲鈞的婚期,安排在一個月後。
廬陽王的大婚能否如期舉行,禮部先提了出來,問皇帝的意見。結果,皇帝沒說話,大臣們先吵了起來。
按說,廬陽王所犯之事,只需杖責和枷號示眾,不需坐牢。他的大婚是皇帝御賜的,應該如期。
可有的大臣覺得。廬陽王罪行未定,鑑於對祖制的尊敬,應該延期他的婚事。
反對廬陽王成親的,大部分都和夏首輔、或者譚家有點交情。
皇帝有點奇怪。
他私下裡跟劉術和向梁說:這次彈劾廬陽王,朕怎麼覺得蹊蹺得很?不像是衝著朕,也不像是衝著立後的目的,倒像是刻意為難廬陽王,想攪黃了他的親事……
劉術也是司禮監太監。
他道:陛下是否多慮了?廬陽王是個傻子,譚家何苦跟他作對呢?
向梁則道:廬陽王已經好了。一個才好的人。譚家為什麼跟他過不去?奴婢覺得,御史王獻若不是譚家的人,也是受了譚家的挑撥,才為難廬陽王的。[ 春閨記事第322章福音
劉術知道皇帝的心意,皇帝討厭譚家,他就順口說譚家不好。他沒什麼獨特的見識。
向梁就不同。
向梁幫著皇帝批紅,他對朝政有點小見識,甚至不輸一個等才能的朝臣。他的話,皇帝聽得更加認真。
一個才好的傻子,譚家為什麼要和他過不去?
看譚家以往的手法,和『奸』、『淫』居。僅僅是個開頭;再殺了上京的千蘭,嫁禍廬陽王殺人滅口。把廬陽王置於死地,才像譚家的風格。
譚家行事,不會沒有目的,弄出『淫』居這麼點小事的。
譚家,為什麼要害廬陽王?皇帝突然問。
他把目光轉向了向梁。
向梁和劉術都是皇帝的親信,他相信這兩人面前可以說實話,就沒有顧忌。
陛下。地龍翻身那日,廬陽王就清醒了。向梁道。這不是上蒼預兆陛下德行深厚,天賜給陛下和太后娘娘的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