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留顧瑾之和朱仲鈞在坤寧宮說了半日的話。
朱仲鈞“恢復”之後,曾經在坤寧宮住過四五日,太后已經能接受這樣的他。
她知道朱仲鈞是怎麼變傻的。
那時他跟著太子去騎馬,從馬上摔了下來。
可太后半句都沒有提當年之事。
她沒問朱仲鈞記得不記得當年。
她只是告訴朱仲鈞,皇帝很疼他,太后也很疼他,讓他以後要忠君上進,為皇帝分憂。
“你只有皇上這麼一個親哥哥。”太后拉著朱仲鈞的手,語重心長道,“等母后百年,就是你們兄弟倆相依為命。你要記住母后這話。”
她是擔心,萬一當年朱仲鈞傻了,真的是皇帝害的,兄弟倆反目,所以用話來壓制仲鈞想復仇的心。
太后只有兩個兒子,這是她全部的依靠和寄託。
“是,母后放心。”朱仲鈞道。
太后點點頭。
而後,她又拉了顧瑾之的手,讓她好好照顧朱仲鈞:“……這些日子不用再進宮來。哀家知道有你照顧仲鈞,就放心了。”
顧瑾之道是。
太后怕留他們時間太長,皇帝的不悅又添了一層。
她又叮囑了幾句,最終仍怕顧瑾之不開心,將自己手上的一隻綠翡翠戒指送給了顧瑾之。
那隻戒指,是太后常年戴的。
顧瑾之戴著有點松。
她知道這隻戒指,內外命婦大部分都是見過的。乃是太后心愛之物。送給了顧瑾之,代表著太后對顧瑾之的讚許。
她高興接下了。
“有點松。”太后親自替她戴上,笑著道,“留著以後戴吧。這是仲鈞三歲的時候,在先皇面前背了論語裡的‘雍也’,一共三十章,他背的流利,先皇大喜,說仲鈞天生而聰敏。是哀家的功勞,賞了好些東西。這個翡翠戒指,哀家最喜歡,就帶了這麼十幾年……”
顧瑾之就忙推辭。
“君子不奪人所愛。”顧瑾之笑道,“太后娘娘的美意,小七心領了。這戒指意義不同尋常。小七不敢收。”
太后硬是塞到了她手裡,道:“就是不同尋常,才賞了小七的。若是平常東西,怎麼配得上小七?”
這是高度讚揚了顧瑾之這次的功勞。
顧瑾之又道了謝。
而後,她和朱仲鈞從宮裡告辭。
成姑姑親自送他們倆。
送走了顧瑾之和顧瑾之,成姑姑依舊回了坤寧宮。
在路上。她偶遇了來請安的張淑妃。
太后娘娘之前很器重張淑妃,想培養她來制衡譚貴妃。成姑姑是知道。可後來,張淑妃似乎覺得太后娘娘太過於清靜無為,雖然皇帝孝順,太后卻不作為,太后的話也沒什麼用,她就不再依靠太后,反而和譚貴妃狼狽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