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病因有很多,像孫太醫所言的心脾兩虛,還有像肝火旺盛,或心膽氣虛,或痰熱內擾,都可能導致失眠。
可皇帝這失眠,都不是這些原因。
她沒有當著皇帝的面說病情,而是告訴了太后:皇上沒病,他是心裡愁苦。情苦不寐,百藥不治。要解了這不寐症,還得讓陛下解了心結。
皇帝是因為心裡苦處太多了,導致失眠的。
太后聞言,倒也不驚訝,只是心裡難過。
她知道皇帝的心結所在。
她親自去勸皇帝:江山社稷,全在皇上一人之肩。皇上健朗,才是蒼生之福。皇上不管有什麼為難之事,都放寬心。
皇帝苦笑,敷衍說了句知道了。
這樣不痛不癢的話,根本起不了作用,太后是知道的。
仲析,母后知道你心裡苦。孩子夭折,你難過;這些妃子,有你從太子府帶進宮裡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一直看重她們。如今出了這樣的事,你是既失望又傷心,母后都知道。太后喊著皇帝的小名,推心置腹道,兒啊,你坐擁天下,就不能像普通的父親、丈夫那樣,為了家事憂心忡忡。皇家無情,你這樣,母親怎麼放得下心?
皇帝好些年沒有聽過太后這樣說話。
他心底微動。
可這樣的話,並不能撼動他。
他的心,和小時候已經不同了。
母親的溫情,此刻對他而言,太過於平淡了,他心湖難以起bo瀾。
他淡淡笑了笑,握住了太后的手,道:母后,兒子都知道。兒子不僅僅是為了內宮之事煩,更有朝事。您身子剛好,若為了兒子操勞,就是兒子不孝了。
然後喊了向梁,扶太后娘娘回去歇息。
向梁道是。
太后在心裡默默嘆了口氣,既焦急,偏偏又無計可施。
她起身,回坤寧宮。
臨走的時候,她反覆叮囑顧瑾之:用心照顧陛下。
顧瑾之道是。
送走了太后,皇帝把顧瑾之叫到了內殿,問她自己到底什麼病。
顧瑾之直言不諱說了。
皇帝就知道太后方才說那麼一番話的用意了。
情苦不寐……
顧瑾之的診斷,對症了。
皇帝自己的心情,只是他自己知道。
可,百藥不能治,這有點麻煩。‘
皇帝需得將現在的情緒揭過去。
但是,一時半會兒的,他難以釋懷。
他只是大皇子一個兒子,而大皇子並不得皇帝的喜歡。和其他男人一樣,皇帝也希望自己能多有幾個兒子。
二皇子的出生,承載了皇帝太多的希望。
他也分外小心,甚至讓太后親自挑選二皇子的ru娘和服shi的內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