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盼兒打了個寒顫。
“娘,到了鎮江府,等秦太醫和陳公子下了船,咱們也換船吧?”顧瑾之對母親說,“萬一那夥人還有同伴,又以為陳公子仍在咱們船上,咱們也不得安寧。”
顧延臻和宋盼兒聽了,仔細一想,都贊同顧瑾之的話。
“……只是,鎮江府咱們又不熟。哪裡去找可靠的船家?”顧延臻擔心道,“咱們這些船家,都是延陵府素有名聲的。可到了鎮江府,那些船家知道咱們是外地人,要是存了惡意,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有為惡之徒,佯裝擺渡,等客人上了船,接貨殺人,欺男霸女。戲文裡常有這種故事。
豈知這些話,不是出自生活?
他們匆忙上京,圖省事。又想著世道太平,船家皆是熟悉的,只帶了一個小廝和管事出門。
如今可怎麼是好?
宋盼兒眉頭也蹙起來。
出門在外,小心些總沒有壞處。
“打了大哥的名頭,找鎮江府的太守衙門裡幫個忙。總是可以的吧?”宋盼兒道,“安全為上。”
顧延臻想了想,只得如此。
夫妻倆就把陳煜朝罵了一遍,都是他害的。
當天傍晚,他們就到了鎮江府。
停船上岸,秦申四也來告辭。他果然是送陳公子的。
宋盼兒和顧延臻都沒有挽留他。
陳煜朝帶著姜通和秦申四,上岸自去。
“那些人攔著我,不知姜大人和秦太醫。”先找了間客棧落腳。陳煜朝對秦申四和姜通道,“咱們分開走,別被人一網打盡。”
陳煜朝主意已定,不容置喙。
秦申四和姜通就沒有再說什麼,同意了他的話。大局為重。
第二天一大清楚,姜通和秦申四僱船繼續北上。陳煜朝則走大道,僱了輛馬車,往北而去。
他們上路的時候,顧家眾人還在客棧的夢鄉里。
顧瑾之睡得特別熟。
等到半上午,顧延臻才去了太守衙門。
非常湊巧,他在延陵府認識的一個書生,如今在太守衙門做了門客,對鎮江府很熟悉,親自幫他們僱了兩條大船。
宋盼兒把孩子們都各自自己船上,就是怕再出事。
下人們坐一船。
整頓好之後,又吃了午膳,下午才慢悠悠從鎮江府出發。
一路上常有風雪,走得很慢。
除夕夜的時候,才剛剛到山東境內。
宋盼兒讓船家把船停靠,賞了他們和下人每人一個大紅包,然後又叫船家上岸,買了好些雞鴨魚肉,賞了下人和船家一桌,顧家自己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