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增兵之事,一直到了十月才有定論。(百度搜文&n
沒有費朝廷的一兵一卒,不用增重賦稅,這是百姓和朝臣都喜聞樂見的。
傻子廬陽王吃了大虧,護衛軍和府庫悉數上交,有人就覺得皇帝有點不厚道;其次倒黴的,便是上交六萬精兵的南昌王。
和他們一比,其他出了糧草的王爺們,損失不算什麼。
傻子廬陽王不知道討人情,以至於其他人都不敢開口。
皇帝用兵,折騰弟弟和叔叔們,這讓貴族有點頗有兔死狐悲之感。而其他人,則是拍手稱慶,誇皇帝英明,惜民力。
誇的人遠遠比罵的人多。
朝臣都一致贊皇帝英明神武。
皇帝很高興,對顧延韜也重新審視,不再是一味的想利用他。
他又想起當年懸崖取鹿的顧延韜來。重權欲、輕生死的顧延韜,的確有幾分本事。他在朝中黨同伐異的手段叫人膽寒,卻不能掩飾他的能力……
增援兵派出之後,皇帝就等著南邊的好訊息。
而朱仲鈞時常進宮,每每提及他和顧瑾之的婚事,讓太后也跟著著急,在皇帝面前幫忙提了數次。
皇帝終於下旨給了禮部,著禮部擇日,給顧瑾之和朱仲鈞行大禮。
禮部得到了皇帝的旨意,立馬著手準備。
到了十月中旬,終於定了婚期,在明年的四月十八。
禮部定了日子,交給皇帝和太后。
皇帝和太后都同意,就著禮部轉告了顧家。
宋盼兒突然怔了怔。
她沒有高興,只是濃濃的不捨,好似自己最寶貝的東西,要被人割奪而去。接到旨意後。她一個人愣神了好半天。
當時賜婚的時候,也沒覺得怎麼樣。到了突然定下婚期,我這心裡就突突的?宋盼兒對宋媽媽和海棠幾個道,我只有這麼一個閨女……
說罷,聲音有點哽。
宋媽媽忙安慰她:還沒嫁呢。明年四月的好日子,還有大半年。誰家養閨女,是留著養老的?快別這麼著!多好的事啊,孩子總算有個成立家業了。
宋盼兒抹了抹眼角,勉強說了句也是。
宋媽媽又道:您也不是沒見過女婿的。王爺整日在這裡。您也是瞧見的。他待姑娘真不真,您心裡最清楚。姑娘嫁過去,王爺聽她的話,府上又沒有婆婆、妯娌、小姑。嫁過去就是當家作主,這是天下最好的事呢。您說說。除了嫁給王爺,姑娘哪裡去找這樣的婆家?
說得宋盼兒破涕為笑。
顧瑾之這樁婚事,宋盼兒基本上是滿意的。
她最怕將來顧瑾之嫁出去吃虧,受婆婆妯娌的氣。如今這樣,算是如了宋盼兒的心願。
總歸捨不得。宋盼兒道,不過媽媽說得也是,養姑娘不是養來防老的。總得嫁出去。我得高高興興的。
顧瑾之的婚事,沒什麼需要宋盼兒操辦的。
嫁妝全部都禮部出,到時候直接抬到顧家,再由顧家抬出去……
宋盼兒只需添幾樣小東西。打幾套小首飾。
顧延臻聽說了之後,也著實傷感了一回。
他挺捨不得的,說:瑾姐兒和王爺成了親,是不是要去廬州啊?廬州在安徽呢。那麼遠……
宋盼兒看不上他這幅樣子,就道:那別嫁了。姑娘養在家裡。做老姑娘好了!當年我從延陵府嫁到京城,不是更遠?
堵得顧延臻沒話說。
顧瑾之則比較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