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呢……”宋盼兒拿小十和小十一做藉口。帶著顧瑾之姐弟,回了家。
回到家之後,就問了問海棠,端午節的禮是不是都下好了。
海棠一一回答說,都下好了。
“上次叫給尤先生做的兩套衣裳,都做好了嗎?”宋盼兒問。
尤先生就是顧煊之和顧琇之的坐堂先生。
當初請尤先生到家裡坐館,只說一年四季各兩套衣裳。
而後。見尤先生教書得法,兩個孩子很聽話,宋盼兒就逢年過節,另外給現在添兩套綢布衣裳。如今成了慣例。
“已經做好了。”海棠道,“先生回了趟家,說傍晚才回來。明日一早,我就叫人給先生送去……”
宋盼兒點點頭。
瑣事忙碌起來。漸漸忘了二夫人帶來的不悅。
到了晚上,顧延臻也回來了。帶了好些精緻的小玩意兒。煊哥兒和琇哥兒都很喜歡,連帶顧瑾之和朱仲鈞也瞧了一回。
有會動的木製小雞,蘿蔔雕刻的兔兒爺,布縫製的五毒餅和粽子,竹子製成的小香爐。
東西多而雜,頗為新鮮。
朱仲鈞也搶了個布縫製的粽子,連誇好看,很喜歡。
顧延臻就笑起來。
氣氛頓時融洽溫馨。
宋盼兒心裡的餘怒,徹底沒了。
她想,跟二房叫什麼勁呢?自己不是過的很好嗎?二夫人愛炫耀就炫耀唄。。像二夫人的女兒做了皇妃,女婿中了進士,這種事,羨慕也羨慕不了的。
她的心情就平復了。
日子慢悠悠過了幾日。
顧氏的善藥堂,從五月初一開業,到了初十,依舊沒有一個病家上門。
大家被那個“不收診金”給唬住了,總覺得不會有那麼好的事。
加上這條街還有另外一家藥堂,生怕顧氏搶了生意,危言聳聽,煽風點火,把這善藥堂說成黑店。
人們從善藥堂門口過,也要遠離幾分,好看的:。
除了老爺子和林翊,其他人都有點急。
這麼枯坐下去,也不是事兒。
特別是顧瑾之的大哥,連日來唸書也不能靜心。
“就算有人來問診,咱們也不收診金。”顧瑾之笑著安慰眾人,“免費送藥。沒人來,反而省些東西,你們到底急什麼?”
顧辰之笑起來,心情才漸漸好些。
轉眼又到了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