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來比去,總覺得前三個字最好的。
“瑥、珹……”宋盼兒想了想。道,“就這兩個吧。我念著這兩個字最是順口。”
顧延臻就笑著道:“我也喜歡這幾個字,所以放在前頭。”
大家都笑。
於是。小十就得了“顧瑥之”的名字,小十一就得了“顧珹之”。一家人高高興興的改了口。
到了兩個孩子滿月的時候,宋盼兒出了月子,城裡的禁令也撤銷了。
顧家大擺三天流水席,請了大夫人和大奶奶、三奶奶來幫忙。
那日。京裡稍微有點關係的親戚,都下了請柬。
還有很多素日不來往的顧氏族人。也來湊熱鬧。
大家紛紛要孩子抱,討個吉利。
出了嫁的二堂姐和四堂姐也來了。
二堂姐比顧瑾之大很多。
顧瑾之兩歲的時候,二堂姐就出閣了,如今是川寧伯府的宗族長媳婦,幫著婆婆主持中饋。她一進門,三年生了兩個兒子,眾人就奉承大夫人,把二堂姐和宋盼兒放在一起誇,說她們都是有福氣的。
還有人幸災樂禍問:“你們家二夫人來了嗎?許久不見她呢。”
二夫人當然不會來。
她來了顧瑾之要氣死的。
三房這邊辦事,她總不來;她那邊有事,宋盼兒也不去,妯娌倆就真的成了仇。
正生日那天,太后叫常公公送了兩隻純金長命鎖來。
宋盼兒去外院接了懿旨,領了東西,回來之後,親戚們的目光,幾乎燒出火來。
宋盼兒更是洋洋得意。
顧瑾之依舊偷懶,在後頭裝小孩子,不管事,只坐著吃喝。
宋盼兒也不指望她。
在前頭坐了一會兒,聽了半場戲,顧瑾之抄了小路回正院,想去看看瑥哥兒和珹哥兒。
繞過一處的迴廊,就是假山。
從假山上翻過去,就省不少的路。
顧瑾之一般都翻,只當鍛鍊身體。
她剛剛攀上了假山,就聽到下面山洞裡,有女子低低的抽噎聲。
“走,告訴大伯母去!”顧瑾之聽到了三嫂夏氏的聲音,“這還了得!咱們房頭的人靠不住,還有大房呢。當咱們顧家是什麼寒門低戶?”
“大喜的日子,還是算了。”另一個聲音哽咽著說,“下次再說吧。”
是一個多月前剛剛出嫁的四姐。
——*——*——
第三更求粉紅票!!
感謝xiao迷shuo 、老君新華路730 、熱戀^^ 、sudaez、enya2013 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