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翠蓋硃紅流蘇的馬車,從三元坡成國公顧家緩緩駛出。
太后的懿旨,請顧瑾之母女巳正進宮。
二月的京城,仍是冷。
稀薄驕陽,似攏在梅梢的嫋嫋薄霧,寒輝氤氳;款款流淌的風中,就暗藏梅的醇香。
宋盼兒換了嶄新的大紅緙絲斗篷,裡面是蜜粉色鑲銀邊折枝海棠褙子,配了月白色挑線裙。
梳了圓髻,頭上戴了兩把玳瑁梳篦,耳上追了長長的銀絲丁香花耳墜兒。皓腕微扶鬢角時,耳墜兒盈盈而動,明媚傾瀉。
“……我氣色不好。真怕太后見了,以為我原本就是這幅鬼樣子。”一路上,宋盼兒數次嘀咕。
她第一次見太后,心裡難免忐忑不安。
太后又是顧瑾之未來的婆婆,更是叫她不知所措,生怕丟了女兒的臉。
偏偏她懷著身子,自認為顏色不如往日的好,又怕太后心裡笑話她。
總之,她很緊張。
接到懿旨就開始緊張,直到馬車走到半道上,她的緊張仍沒有過去。
顧瑾之就悄悄握住了她的手,輕聲道:“娘,太后娘娘最是和藹不過的。”
太后如今把顧瑾之當救命的菩薩,她自然不會對宋盼兒嚴肅的。
宋盼兒笑了笑,心裡定了不少。
又過了片刻,馬車進了宮。
太后娘娘宮裡的常公公在宮門口等著她們。
到了坤寧宮時,宮門前的青石丹墀,映襯著日光,泛出略帶寒意的清輝。
宋盼兒掌心有汗,她甚至沒精力去照顧顧瑾之。抬眸一看,顧瑾之還是往日的樣子,安安靜靜的。
踏上丹墀。進了坤寧宮內,聞到了一股子沉靜如水的馨香,應該是燃燒迷迭香料的。
有宮女上前,顧瑾之就屈膝喊了聲成姑姑。
宋盼兒心裡的忐忑,倏然就沒了。
怕什麼?又不會吃了她。
真正到了需要鎮定的時候,宋盼兒也是撐得起場子的,再忐忑也是無用的,索性丟開。
宋盼兒聽到顧瑾之喊成姑姑,依稀記得這位姑姑,就是前幾日送顧瑾之回去的那位。
她也行禮。
成姑姑笑著。帶她們母女往裡頭走:“太后娘娘等了半日,總叫奴婢去瞧瞧,你們到了不曾。”
“路上耽擱了些。讓太后久等,真是該死。”宋盼兒笑著道。
進了正殿,宋盼兒垂首,腳步輕盈。
顧瑾之走在她後面。
剛剛踏進來,就有響亮的男童聲響起。十分的愉悅高興:“小七,小七!”然後腳步清脆,急急跑向了顧瑾之母女。
坤寧宮的正殿,皇子王孫也不敢如此喧譁,除非這個人,是太后最溺愛又能容忍的。
無疑就是那個傻子廬陽王了。
宋盼兒快速抬眼。打量了他兩眼,然後低了頭,跟著成姑姑往前。
顧瑾之的手。已經被廬陽王緊緊攥住。
他笑得春花燦爛,望著顧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