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房很簡陋,一張古董般的老舊小床,一張方桌,上面放著兩個茶碗,方桌正面和後面放著兩個打滿補丁的蒲團,除此之外再無他物。看得出這間禪房的主人是一個看破了紅塵,一心清修的和尚。
茶碗裡的茶還冒著熱氣,應該是才倒上不久,看來自己剛進入寺廟,對方就已經知道他來了。
方桌前坐著一個白眉鷹眼,身形削瘦,形容有些枯槁的老和尚。
見陸山民進來,老和尚臉上露出淡淡慈悲的微笑,指了指方桌另一側的蒲團。“施主請坐”。聲音蒼老而延綿。
陸山民朝老和尚點了點頭,學著老和尚的樣子在蒲團上盤腿而坐。
“老僧淨苦,我知道施主心裡很疑惑,為什麼我一個出家人會邀你進禪房一敘”。
這確實是陸山民心中的疑惑,眼前的老和尚滿臉慈悲毫無世俗之色,怎麼看都像一個得道高僧。
陸山民沒有插話,靜靜的聽著淨苦繼續講吓去。不過等了半天,發現對方並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圖,反而閉上了眼睛。
淨苦不說話,陸山民也不說話,兩人就這麼靜靜的坐著。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開始的時候陸山民有些焦躁不安,但受到禪房中氣氛的影響,心漸漸平靜了下來,也閉上眼睛開始閉目養神。
直到傍晚時分,淨苦才睜開了雙眼。
“你的定力很不錯”。淨苦臉上浮現出一絲讚賞之色。
“這些日子心浮氣躁,鬱結難消,多謝大師替我清心”。陸山民神色平靜的說道。
淨苦笑了笑,“世間的萬事萬物皆逃不過‘因果’二字,緣起緣滅皆有定數”。
陸山民似懂非懂,緩緩的問道。
“能否請教大師一個問題”?
“當然可以”。
“爺爺說‘和尚坐禪成佛,他一俗人練字只求心安’,大師,坐禪真能成佛”?
淨苦笑了笑,“那要看坐禪人的目的是什麼”?
“坐禪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成佛”。
淨苦搖了搖頭,“那便成不了佛”。
“為什麼”?
“一心向佛不是為了成佛,能不能成佛或者什麼時候成佛,水到渠成自有分曉,不必不該也不應去想”。
“如何能讓心安”?
淨苦微微一笑,指了指陸山民的胸口,“心已安在心中”。
陸山民有些茫然,隨即回到淨苦最開始的說的那句話:“大師佛法精湛,為何還會糾結於世俗中事”。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未見色,豈知空。這就這碗茶水,若其中沒有盛滿水,又何來騰空碗中水”。
陸山民雙手合十,虔誠的朝淨空低下頭,“多謝大師教誨,我想我的心安了”。
走出禪房,心中的鬱結消散一空,空氣中淡淡的檀香味兒,讓他精神為之大振。本以為應該是曾老爺子秘密約他來相見,沒想到只是一個老和尚與他講了半天禪。
雖然淨苦大師不願意告訴他為什麼要把他約來講這一席話,不過這不重要,他能感覺到淨苦的一番善意,也確實在他最愁腸百結的時候,讓他的內心安定了下來,頭腦也更加清明瞭起來。
穿過迴廊,路過大殿,陸山民正準備回去,卻看到大殿裡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人面色有些焦急,四處張望,此人正是那天在曾老爺子別墅見到的養空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