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氏還有後人?”
聽白崖將兩人分別之後的事情重述了一遍,趙婉忍不住瞪大了一雙美眸。
“不錯,所以你不能再回去了,某之前好不容易才把你撈出來的……”白崖認真地說道。
“為什麼?”趙婉一臉迷糊地問道。
“什麼為什麼?”白崖也是一臉疑惑。
“本宮問為什麼不能進去了?”
“啊?”白崖一愣,奇怪地說道,“這需要問嗎?你們趙家和中行氏是死敵啊!”
“不都過去兩千來年了嗎?”趙婉張大了嘴巴,不可思議地問道,“中行氏這都已經多少代人了……還有那麼大仇嗎?”
“……”白崖無語。
他倒是很想說沒有,但以他前些天跟中行顧的交涉來看,那個老頭對趙婉確實懷有殺意。
中行氏可能沒有再復國或者向趙魏韓三國復仇的打算,但要在眼皮子底下看見三國的王族成員,估計不會介意順手宰掉。
在白崖前世的歷史上,從春秋戰國開始,大復仇主義就非常盛行。
為君為主,為親為友復仇,當街鬧市就敢拔刀殺人者不計其數。當時的遊俠兒可說是一言不合就要分個生死,像韓信那樣委曲求全是會被人看不起的。
到了西漢中期,儒家的《公羊傳》就很明確指出“九世猶可復仇乎?答曰:雖百世可也!”。
別說公羊儒的西漢,就算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大復仇主義也很厲害。此類事件比較有名的一些例子,像是徐庶為友報仇、典韋為民除害、關二爺殺人逃難等等,可說是家喻戶曉。
大復仇主義的這股風氣在西晉時期慢慢衰弱了,究其原因是由於士族和大地主的崛起,土地兼併嚴重,百家凋零,獨尊儒術,知識集中在了少數人手裡。
統治階級加強了對平民百姓的人身控制和思想洗腦,精神文明慢慢偏向重文輕武,導致原本尚武的華夏民族逐漸被閹割,民眾變成了面向黃土背朝天的一群綿羊。
不過,神州世界就不同了,在這裡諸子百家依然興旺,底層民眾並不缺少獲取知識的渠道。雖然因為知識的普及,讓神州民眾識字懂法,大大減少了私刑私仇,但大復仇精神卻並沒有消亡。
而且中行氏在奢比屍秘境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地窩了兩千年,對趙魏韓的仇恨早就刻進了骨髓,豈是那麼容易一笑泯恩仇的。
只是這些話跟趙婉說不通,小丫頭或許見識過宮廷的陰暗面,可她的年紀畢竟太小了,又一直過得錦衣玉食的任性日子,哪裡懂得中行氏一族猶如杜鵑泣血般的憤懣。
“若是趙魏韓三國給中行氏些補償……”趙婉咕喃了兩句,但見白崖面無表情地看著她,頓時聲音越來越輕。
滅國之仇哪是那麼好化解的,就算趙魏韓現在肯接納中行氏,中行氏泰半也是不會接受這種施捨的,反而會當成是侮辱。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白崖嘆了口氣,“既然你沒有將中行氏趕盡殺絕的想法,那麼想必還是肯將他們的訊息保密一二,反正中行氏未曾謀求幷州的土地,只欲在益州重新開始,你也不算出賣了趙國利益……”
“那……你快去快回!”
趙婉雖說嬌蠻任性,但本質上還是個明白事理的善良少女,不再強求跟著白崖,只是情緒有些低落。
“嗯,某不在的時候,你聽管張兩位管事的安排,切不可擅出營地。”白崖慎重地吩咐道,“這麼些天了,營寨應該已經落在了外人眼裡,追殺你的那些個黑衣殺手還在外面……”
“囉嗦,本宮還用你這個野蠻人來教?”趙婉柳眉一挑,原本惆悵的神情一掃而空,斜眼看著白崖。
“好,好!”白崖差點被她氣噎著了,哼哼了兩句,就讓人啟動了傳送陣。
一陣白光閃過,他帶著一幫商會夥計進了奢比屍秘境。
……
“小友果然言而有信!”
中行顧看完白崖帶來的筆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只是……這其中的一些條款,是否還有商榷的餘地?”老者斟酌著說道。
“不知前輩指的哪些條款?”白崖毫不打馬虎眼地問道。
只要青城答應了庇護中行氏,他們這會已經不怎麼著急了。陰火地髓要如何運走可不是中行氏的問題,反正不是他們的東西了,該操心的是白崖和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