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儲存了十七劍仙“迴歸道標”的雲樓樹,與飛仙劍意發生感應,並不是什麼不可理喻的事,況且當年其“母體”,更是記錄了《上真九霄飛仙劍經》的副本,可謂大有淵源。
只不過,當年真界、永淪之地、承啟天三方虛空碰撞,作為最弱的一方,承啟天幾乎是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作為牽引永淪之地的雲樓樹,更不用提。
若不是三方虛空結構特殊,若不是有玄武真意維持,二者早就崩潰乾淨。
十四五年時光過去,受玄武真意滋潤,這棵天地生養的奇異植株開始恢復生機,本是粉碎的樹幹枝葉都透過某種特殊的方式,重新連線在一起,縱然沒有重塑為一,卻是靈光遊走,氣機貫通,相應的,與它融而為一的承啟天也慢慢彌合,逐步鞏固。
趨勢是好的,但目前總還是脆弱了些,更因其粉碎性損壞造成的複雜結構,使神意探查都不靈光,具體有什麼變化,餘慈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既然看不透,就放在一邊。這時候,餘慈又有新感應——飛仙劍意反饋本體之後,餘勢不衰,竟然透過承啟天中轉,往鬼厭分身處流動。
餘慈在玄黃處得到的那些體悟,鬼厭分身是無法消受的,也沒必要。可是劍意與鬼厭處那枚分化念頭一觸,虛無似有金玉之音,摩挲撞擊,正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恍惚中,似有一位長生劍士,一個六慾天魔,在虛空中交戰,劍氣紛落,魔光幽冷,正堪敵手。
這種類似於幻覺的東西,其實是一個演化過程,是解析神通自覺的變化,正是透過這種形式,深度挖掘兩具分身的潛力,尋找各自的破綻,所謂“觸類旁通”,亦應如是。
“幻覺”持續時間不長,兩個分身所得的好處,卻是實實在在的。
劍修分身這邊,已經抓到了一處常見法則的缺失,不再有此限制的話,劍修分身的速度至少可以提升兩成。
至鬼厭分身那邊,幽冥九藏秘術的根基,因為劍意侵襲,很是找到了幾個破綻,大有修補的餘地,甚至於藉此分身使劍,層次都要提升一個檔次。即使永無可能成就“至純”之境,但若再有旗劍天羅困殺之境況,他擬化十二玉樓天外音,也絕不會再限於五轉……
哎喲,兩邊拿出相似的劍訣,會不會讓有心人聯絡起來?
這個問題有點煩人,但緊接著,又一個念頭跳出來,鬼厭分身可不像劍修分身這邊,排斥一切非劍之物,擬化劍意也能拿出幾分神韻,那麼運使符籙……
嘖,怎麼沒想到用鬼厭分身幫忙?
之前給薛平治創出的符籙,若按這個辦法,說不定早就疊竅合形完畢,成品都能造出來,現在他都可以安心閉關了。
說到底,他還是不適應這種分身模式,但現在想起也不晚,一會兒問問薛平治那邊的進度,若不成的話,就用這一招罷。
有些人真經不得唸叨,正想著,外面俞南敲擊靜室石門:“平治元君那邊要我們過去。”
急匆匆趕回龍霄城,由俞南領著,直奔城南。
據俞南講,薛平治已經在城中天篆分社中,找到一位願意“接活兒”的符法高手,只是餘慈所創的符籙,涉及的領域太多太雜,疊竅合形難度極大,所以要他過去解說一下。
這種事情在符修界也是經常發生的,一般出現在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差距比較大的人身上,也即是能創造出一個優秀的符籙,卻因為修為、感應、控制等因素無法使之成為現實,只好要人幫忙。
龍霄城的天篆分社,就位於城南一處幽靜院落之中,餘慈還想進去看看,此處與北荒那個有什麼不同,可未等近前,那獨院前門開啟,一行人走出來,當頭的正是薛平治。
她面無表情,身後的駱玉娘,卻是鳳目凝煞,心情看起來很是不佳,只是隱忍著不發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