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八景宮的做法,餘慈也沒法多說什麼。
真界局勢已經至此,要挽救真界億兆生靈,說來輕巧,又哪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八景宮的算計,無疑有轉嫁責任的嫌疑;可是在不可挽回的亂局中,苛責也太過矯情。
只是,再想想羽清玄,想想太玄魔母,還有那千百神道之士,一股鬱氣,如塵翳,如陰雲,覆蓋心頭,久久不開。
對他的情緒,蕭聖人應該是能猜到一些,不過其眸光沉靜,並不多做解釋,徑直將話題引入了現實的層面:
“天君,現在要緊的,還是你我兩家聯手,重塑體系之事。”
這是大實話。
目前這情勢,讓重新塑造的玄門體系,迅速覆蓋真界,替代舊有的巫神體系,維持住真界的基本結構,無疑是第一優先。
稍微慢一步,體系破損的衝擊加速蔓延開來,就是不可收拾的局面。
而從更深的一層來考慮,此時天下各宗各派、各路修士,已經被覆蓋一界的魔劫,搞得近乎崩潰,真有機會脫離苦海,自然求之不得。
是的,這又避開了一重因果,又是一輪不世之功。
現在蕭聖人把它拿出來,與餘慈分享,就是請他出手相助的報酬。
如此報酬,可謂豐厚。
當然,更實際的情況是,別看八景宮“先行一步”,只要明白八景三十六天的架構性質,便能確認,單以八景宮一宗之力,是不可能徹底穩住真界這個爛攤子的。
現在的情形就是如此,當舊有法則體系的破壞衝擊,衝出了八景宮的傳統範圍,向更遠方向擴散的時候,八景三十六天體系的擴張,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明顯有些“追之不及”。
畢竟,該體系還沒有真正周覆一界,只在洗玉湖等幾個重點部位,才有節點。
特別是“垂直結構”的性質,使八景宮三十六天的擴張,必須是“層層推進”、“逐步覆蓋”式的。
在自家傳統勢力範圍,一切水到渠成,而等到開闢新環境之時,全面、無差別式的推進方法,就太耗時耗力了。
所以,蕭聖人“求”到了餘慈這邊。
八景宮要重塑玄門法則體系,全盤替代舊式的巫神體系,就必須要有上清三十六天的配合。
反過來也一樣。
就目前來看,上清、八景二者結合,就東方修行界而言,差不多覆蓋了八成以上,但從“深刻”層面講,仍不太夠,至少餘慈的上清體系,還只是“淺淺一層”,擔不起重塑法則的重任。
另一方面,“四方八天”寬鬆的對接、組合模式,就是“垂直結構”所不如之處,可以是“外道神明”,自然也可以是“外道諸天”。如此確實是聚沙成塔、積少成多的妙法。
這種聯合,或曰“妥協下的產物”,也無疑就是當前急迫環境中,最為高效的方式。
不過,只是這樣,鬆散的本質不會變。
要聚合各方之力,如臂使指,目前為止,也確實只有餘慈一人,憑藉心內虛空,借物象、心象的轉化,才能做到。
蕭聖人的“聯手之議”,就是餘慈憑著自家的神通法力,掙過來的。
不過,想想碧落天闕中,羽清玄從未有過的無助,餘慈也就沒有正面回答,只是不冷不熱地道:
“無量虛空神主那邊,又當如何?”
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障礙,就算那邊打定主意,不親自出手,魔染也將如影隨行。
餘慈、蕭聖人都是深諳魔染本質之人,自知光影難分,不可能徹底切割。
可是兩人現在都過魔劫,一個弄不好,就是個中央開花,弄巧成拙。
說白了,餘慈對目前蕭聖人的狀態,頗存疑慮。
因為他看得很清楚,蕭聖人並沒有因為重塑玄門體的“功德”,一洗頹勢,四面魔潮依舊肆虐,而且大有進逼之勢。
這又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