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丸”光華內斂,有返璞歸真之相,就嵌在本源之力中央,雖是極小,感受起來卻極有“份量”,一應氣機,都受其約束,自然成為中心之核,生髮湮滅,無有始終。
顯然這就是餘慈的根本道基所在,生死依託之本。
而換個角度看,此亦是靈昧所據,因為基礎打得牢固,異相反而不顯,也輕易觀之不透,和前面的造化法則不是一碼事。
道德之法於“七祭五柱”架構中不顯,本源之力順勢就轉到陰陽之法上,明確天人之辨。
此時造化劍仙已經強行扭轉了“燭龍王”的本質,改易“陰陽”為“靈變”之法,但範圍仍然控制在一個較狹小的區域內,目前在體系結構中的,依舊是“陰陽之法”。
從分析的結果看,餘慈這一條,算是頗有根基,但並不具備特別鮮明的氣象,應該是頗有涉獵,卻沒有視為根本,倒是裡面見出薛平治的一些痕跡,羅剎鬼王還是比較熟悉的。
嘖嘖兩聲,評價了一句“姦夫淫婦”。
接著再看超拔……毫無疑問,對這一條,羅剎鬼王特別關注。
在分析之前,她已經感覺到了與玄門迥異的法度。
尤其那上至道境仙宮,下抵血池地獄的氣象,在本源之力中,不可能是隨意描畫,而應是真真切切有所依據才對。
“七祭五柱”體系中,與之牽繫的“線條”呈墨紫色,也是大黑天佛母菩薩親祭的三個根本法則之一,對應的根基也最是渾厚。
可在模具中演化之時,莫名就是特別艱澀。
本源之力外具象演化的奇景,有渾蒙之態,又沉重如山,像是濃稠的血汁翻滾沸騰,含蘊的東西太多也太複雜,竟然抽離不出一個有代表性的形象。
其實到這一步,羅剎鬼王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
可是,如果能再深入一層,卻因為種種因素半途而廢的話,就未免太可笑了。
她想了一想,要觸動某個機關,卻又停下,再沉吟片刻,方是微微笑道:
“黃泉啊,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從羅剎鬼王和大黑天佛母菩薩決裂的那一刻起,後者就不再是“七祭五柱”的核心,代之而起的,正是黃泉夫人。
也只有將這一位“喚醒”,才能代表“七祭五柱”體系的巔峰成就。
出於某種原因,羅剎鬼王其實不太願意和這位打交道。
可要刻意迴避的話,又太荒唐,最終,還是心神聯絡。
這一刻,“七祭五柱”體系之中、還有羅剎鬼王心底,分明有一對無形的眼睛睜開。
黃泉夫人很清楚羅剎鬼王的意圖,直接切入“墨紫”線條中,模具的解析能力,瞬間推高到了極致。
然後,本源之力的明珠外圍,就是無盡星空鋪展開來,耳畔似乎響起了遠在天外的讚頌之聲:
“高妙無上統天大化元始天魔王……”
就是以羅剎鬼王的心志強度,在此彷彿億兆生靈呼號,徹底模糊了痛苦與快樂、卑微與尊嚴、希望與絕望等邊際的情緒、情感洪流,也是微微失神片刻。
不是動搖,而是一種參照。
好得很……當真好得很!
一個理所當然站在天地宇宙最頂端的元始魔主;
一個“內蘊吸收”了元始魔主神通奧妙的上清未來宗主;
一個能夠清晰映現其中脈絡的法則體系核心,
三方湊在一起,搭臺唱戲,顯化出這等奇妙至於荒謬的景象,使得羅剎鬼王啞然失笑,也不否認,一時心緒層生。
笑容裡,敬奉元始魔主的讚頌之音漸消,雖是高高在上,卻不是一條道兒上的人,關注也沒有意義;
淵虛天君的神奇“雜貨鋪子”,暫時也擱在一邊,因為仔細去想的話,那位確實有很多次機會,能夠與元始魔主“搭上線”,對這根“攪屎棍”的種種奇妙之處,視之為理所當然也就是;
惟有最後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