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一輪神意殺伐過去,真實之域若確有其所,必是一片狼籍,破碎的法則飛落如雨,化生為種種奇形怪狀的鬼怪魔靈,隨即被咆哮的血海魔頭吞噬一空。
這樣突如其來的交鋒,是否是某人的算計,己經無法細究。
餘慈居於血海之上,面無表情,仰觀明月。
照神銅鑑所化月輪微微震動,帶起一圈光暈,作為鎮壓萬魔池的樞紐,體現出目前所承受的壓力。
要說起來,照神銅鑑和大黑天佛母菩薩,某種意義上可說是“形”與“神”的關係。
但當初陸沉將照神銅鑑轟破,後來黃泉夫人又將其分解,甚至利用元始魔主的“試驗”,令其上留痕湮滅,斬斷了一切因果,此時此刻,餘慈倒不擔心大黑天佛母菩薩會在這上面動什麼手腳,也動不了!
他只是透過照神銅鑑的反應,感受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神通。
剛剛,透過生死法則,雙方接觸的,都是對方的根本法門,就算有所遮掩,卻也有限。
餘慈不喜歡這種直接翻底牌的情況,想來對面亦如是。
不過算起來,似乎是餘慈佔了便宜。
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生死神通法力,帶著強烈的“輪迴”之意。
這個輪迴,不是剛剛匡言啟模仿的那種,彷彿要將人扯進“轉動的車輪”裡碾碎,而是以生死法則,直接搜檢窺探目標生靈存滅的極限所在。
所謂生死合“度”,這個“度”最是關鍵。
合度則生,逾度則死,一旦有所見地,徑直卡住“刻度”,將目標從“合度”的環境中,硬甩到“逾度”的環境裡去。
相應的,自然是法則的急劇變化,裡面整合了虛空神通,在天人九法的運化上,別具一格,是永遠站在優勢地位的戰法。
相比之下,餘慈的生死法則運用,就顯得單純許多。
他只是用生死法則做一個框架,往裡面填的東西,稀奇古怪,玄門的東西也有、魔門的東西也有,劍宗的東西也有,有點兒不務正業。
若是對面的大黑天佛母菩薩也要窺探虛實的話,怕是會比較失望的。
若非如此,先前那一輪,餘慈也未必能頂得住。
同樣是神主,同樣是真實之域的境界,神意攻伐用慘烈來形容,一點兒也不過分。
在天地法則體系中的跳變,瞬間可達千次、萬次,而神意震盪的頻率,更是遠超過百萬的層級。
只要是生死法則所及,從根本法則層面,到衍生法則層面,每一寸縫隙,都被對沖的神意塞滿,不給人任何喘息的空當。
如果餘慈僅僅是精修生死法則,比較積累底蘊,這一輪對沖,必是要大敗虧輸。
然而接連應用紫微帝御、萬古雲霄等大手筆、大架構,再有域外感悟虛空、大日法則運化,使得餘慈在法則結構、天人九法運化上的認知和造詣,今非昔比。
從一開始,就以心內虛空為根基,將主戰場放在了真實之域。
雖未立起紫微帝御、鋪開萬古雲霄,可臨時架設的法則結構,依舊嚴謹牢固。
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神意殺伐之力,便如狂風過林,初始呼嘯強勁,後來便給層層化消,抵至心內虛空時,已經挫消鋒芒,自然無法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