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細膩的鈴聲若有若無,提醒餘慈,魔門東支已知他的到來。
去那兒喝口茶,也許會有招待,但面對已經警覺起來的大型宗門,想入室盜搶之類,還是算了吧……需要從長計議。
餘慈沿著海灘信步前行,身影越來越淡,最後消失無蹤。
鈴聲休止,這一場“交流”暫時結束,餘慈用實際行動回絕了對方的邀請。
畢竟已經算是洗玉盟的成員,尤其還是上清宗的重立者,理論上應該與魔門勢不兩立,現在很多人都在盯著,就算要去,也別這麼光明正大的。
相信洗玉盟裡不少人,也是這麼個想法和做法。
餘慈再出現時,已經是數千裡外,一處臨海高崖之上,舉目遠眺,陰沉沉的天空下,海水也翻湧著灰白色的水沫。
目光可及的遠處,有人操舟而行,有些小心翼翼的樣子。
在輕舟附近,有片片微小的黑影,往來遊動。
如果餘慈的認識沒有出錯,那邊應該是攔海山一帶非常著名的“牧魚人”。
因為周邊山海環境的特殊性,很大一部分富礦,都是在深達千丈、萬丈的海底,在強大的水壓作用下,自然提煉,密密麻麻灑落在海床上。
看起來很美好,卻不能忽略掉那裡的水壓,或者是兇暴的水下生靈。
更要命的是,那些兇物本身的新陳代謝,也是礦產生成的重要因素,殺都不好殺。
正是這種原因,攔海山附近的宗門,發明了這種“牧魚”的法子,控制大量海魚深入水底,銜起礦石,升出海面;也有人利用這種方式,將特殊的元素成份灑播到海底,利用天然的水文環境,生成所需要的粗煉礦石。
按照黃泉夫人的記憶知識,星鍊銅最終也是透過這種方式提煉出來,但具體的環節要複雜得多。
餘慈看著海面出神。
擁有黃泉夫人的記憶,還有趙相山的效忠之後,最大的好處,並不是兩個謀士型人物的智謀算計,而是近乎無所不知的全面資訊。
比如現在,餘慈就可以從“星鍊銅”這麼一個發端上延伸出去,得知其產地、供應、銷售等一整個鏈條,甚至可以知道最近幾十年內,上萬斤星鍊銅原礦的銷售、轉賣的大體路徑,後續的需求,也就自然知道了市值等一系列資訊,再做出判斷。
趙相山的思維模式他不清楚,但黃泉夫人七成以上的判斷、做法,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
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其實便如堂堂正正之陣、越發地難以抵禦。
這也是黃泉夫人非常推崇的一句話:
因為全知,所以全能。
在天人九法的意義中,茫茫宇宙,以“太虛”為核心。
而當宇宙誕生了具備成熟思維的高等生命,開始探知宇宙的真實、世界的極致,對高等生命而言,一切的核心就是“靈”,就是“我”!
以“我”為中心,丈量宇宙,認知萬物。
在這個過程中,“太虛”和“靈昧”不斷趨近,又相互干擾、排斥。
在這裡面發揮作用的,就是“資訊”和“知識”,或者是高度抽象出來的“理”。
對修士而言,任何一次有關於“核心”的錯誤認知,都會使所有的努力化為泡影。
不是說認知不正確,相反,某些時候,客觀的視角會使人更加迅速、大幅度地趨近真實,但當這份“真實”,不能與“我”水乳交融,不能為“我”所用,又有什麼意義?
“客觀的真實”無限趨近於宇宙的本質,卻永遠都不可能臻至終極。
原因很簡單,核心只能有一個!
所謂“鏡花水月”之語,專為此類人、事而設。
餘慈的思緒飄得有些遠了,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尤其是他看到,黃泉夫人已經按照這種思路,堅定地走下去,利用豐富的認知、嚴密的思維、決絕的態度,形成了那麼一個“核”,將一顆參天大樹濃郁的生機和滄桑的經歷,化為一顆飽滿的種子,當其再度生根發芽的時候,或許是就完成了一個靈性的輪迴……
從輪迴中見突破!
破空聲響起,徹底打斷了他的思路。
兩名修士一左一右,馭器靠近。
其法器都是在肩頭嗡嗡旋轉的金屬球,外圍還有三圈光環,與全身氣機貫通一處,很有特色。
餘慈看了兩眼,也從黃泉夫人的記憶中搜檢到,這兩人應該是金幢教的,肩上法器應該就是金幢十寶中的“丹環”,彰顯了他們入室弟子的身份。
金幢教是十五人宗之一,也是飛魂城的重要盟友,聽幽蕊講,在這次飛魂城內亂中,金幢教比較堅定地站在了夏夫人一方,是五個盟友宗門裡,態度最明確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