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慈心中莫名沉重,可清晰排列的記憶排在眼前,他還是要看的。
他看到當年的魔門修士,在黃泉夫人的支使下,沒有透過玄靈引,而是純憑計算——至少當時的魔門修士是這麼說的,悄無聲息地鎖定黃泉秘府,沒有傳出任何風聲。
相比之下,早在數年前就天下皆知的二次開啟,簡直就沒法看了。
餘慈也看到黃泉夫人在秘府開啟時機不成熟的情況下,將手下拋開,瞞過五嶽元靈,穿過玄符錮靈神通禁域,進入黃泉秘府的最深層。
然後,他再次看到了擺放著無歸羽客屍骸的那處大殿——上一次見到,還是剛剛在星芒蟲的記憶裡。
如果倒換一下角度,兩邊的記憶看起來大差不差。
然而,終究還是有差別的。
從黃泉夫人的視角來看,她是在關注無歸羽客的屍身……上那件玉盒。
這便是差異所在。
據魔靈的記憶,從它靈智生髮,到被人發現,一直是在大殿的某個牆角位置,很不起眼。
可如今,玉盒卻是在無歸羽客手上,更重要的是,玉盒的蓋子還開啟了,顯露出盒內血漿似的特殊元質。
看到這幕情形,餘慈也是心中一動。
據趙相山的說法,這就是參羅利那轉生靈性所化。為進一步壓制參羅利那的轉生靈性,“混元匣”裡的元質,更給煉成了某種液態法器,平時封閉在盒中,祭煉並積蓄力量,用時才瞬間開啟。
如果趙相山所言屬實,混元匣最大的功用還是為了控制參羅利那轉生靈制,尋常不可能開啟。
無歸羽客身遭魔劫,臨死之前,開啟此盒……
或許是自救吧。
借參羅利那轉世靈性所化元質,消解魔劫,這種元質,無限趨同於本源之力,又給磨消靈性,絕對是大補之物,且具備參羅利那的某些特質,若能成功攝取,對付魔劫,多少會起點兒作用。
可惜,無歸羽客失敗了。
也使得原本壓制轉世靈性的混元匣,有等於無。
算一算黃泉夫人進入秘府時間,距離無歸羽客死於魔劫之下,都有了快三劫、上萬年的時光,如果一直這麼暴露在外,還真說不定會有什麼變化。
況且……透過黃泉夫人細膩得過分的觀察視角,餘慈確信:
在本應純粹的元質之中,存在著一絲絕不應有的雜質。
也許,那是無歸羽客。
以餘慈如今的見識,幾乎可以還原當時的情形:
重傷垂死的無歸羽客開啟玉盒,面對特殊的元質,欲以神意牽引吸收,然而遭遇魔劫侵蝕的神魂,觸及元質之後,反而激發了某種異變,被倒吸進去,就此神魂絕滅,僅存的那一點兒靈明,也淹沒在元質之中。
餘慈知道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判斷:
實是黃泉夫人的觀察方式,實在是太過獨特細膩。
其法彷彿可以映照大千,沒有任何細節能逃過她的觀察,而且每一個細節都有特殊標識,細緻敏銳得讓人心頭髮堵。
如此周密細緻,尋常修士,洗煉陰神之後,集中精力,也能做到。
而在還丹上階,紫府元神顯化之後,更是容易。
但這般不論大小、粗細,都要弄個清楚明白,也實在很麻煩。就算人的記憶潛力無窮無盡,可垃圾資訊太多的話,會使得神魂負擔沉重,遮蔽真正的靈光。
玄門向來提倡“專氣致柔,少思寡慾”,極端點講甚至是“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便由此而來。